[发明专利]一种阀门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163141.4 | 申请日: | 2009-08-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296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0 |
| 发明(设计)人: | 吴晓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晓磊 |
| 主分类号: | F16K3/18 | 分类号: | F16K3/18;F16K3/30;F16K31/00;B65G53/34;B65G53/4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逯长明 |
| 地址: | 214000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阀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阀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阀门。
背景技术
目前,气力输送又称气流输送,利用气流的能量,在密闭管道内沿气流 方向输送物料,是流态化技术的一种具体应用。气力输送装置的结构简单, 操作方便,可作水平的、垂直的或倾斜方向的输送,在输送过程中还可同时 进行物料的加热、冷却、干燥和气流分级等物理操作或某些化学操作。气力 输送作为一种新兴的物料输送方式,应用日趋广泛,当前主要应用于电力、 石化、冶金、铝业、矿山、造纸、粮食、环保等行业。而耐磨阀门是气力输 送系统中的关键设备,在使用过程中,耐磨阀门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气 力输送系统的整体性能。
现有的气力输送系统中使用的阀门为传统的阀门。传统的阀门中阀芯座 是密闭式结构,该传统阀门的阀芯座的结构示意图如附图1所示,包括:阀芯 9、阀芯座10、执行机构连接杆12、弹簧13、弹簧支撑块14、阀门导向孔2和 阀板31。在所述弹簧13的两端各固定一个弹簧支撑块14,所述弹簧13套装在 阀芯座10上,并与阀芯座10平行,且阀芯座10为密闭的结构;所述阀芯座10 的两端则分别固定在阀板31上,所述阀板导向孔2位于阀板31与阀芯座10的固 定槽(图中未标示)中,所述执行机构连接杆12与阀芯座10相连接,且与阀 板31相平行。
在执行机构连接杆12的推动下,阀芯座10开始运动,由于所述阀芯座10 固定在阀板31上,进而推动阀板31运动,完成阀门的开关作用。但是在现有 技术中,固体粉末物料在气固二相流的强力作用下,物料几乎是无孔不入的。 当固体粉末物料进入上述所述的密闭式阀芯座10后,因为这种密闭式结构, 物料只能进,不能出。当固体粉末物料在密闭式阀芯座10内越积越多时,就 会导致密闭式阀芯座10内套装的弹簧13张力失效或丧失,从而导致阀门卡涩, 使得阀门的开关不能灵活使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阀门装置,该装置中的阀芯座为敞开式的, 实现了在输送物料过程中,使物料无处存积,防止了阀门卡涩,使得阀门的 开关可以灵活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阀门装置,所述阀门装置的阀芯包括阀芯座、支撑杆和弹簧;
所述阀芯座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侧板与第三侧板,及连接在所述第一侧 板与第三侧板之间的第二侧板;
所述弹簧套装在所述支撑杆上;
所述阀芯座与所述支撑杆相配合连接在所述阀门装置的阀板上。
较佳的,所述支撑杆包括相连接的弹簧固定杆和导向柱;
所述第一侧板上有配合固定所述导向柱的导向孔;所述第三侧板上有配 合固定所述弹簧固定杆的弹簧固定杆孔;所述弹簧固定杆外套装有弹簧,且 穿过所述导向孔固定在所述弹簧固定杆孔中;
所述导向柱面向所述导向孔的一端与弹簧固定杆相连,另一端安装在阀 板上。
较佳的,所述阀芯座第一侧板上的导向孔的范围为1~29个,所述阀芯 座第二侧板上的弹簧固定杆孔1~29个;所述导向孔和弹簧固定杆孔一一对 应。
较佳的,在所述第二侧板上连接有执行机构连接杆,且所述执行机构连 接杆设置在与所述支撑杆相对一侧的所述第二侧板上,并与所述第一侧板和 第三侧板的朝向相反。。
较佳的,所述支撑杆的数量范围为1~29个。
较佳的,所述阀芯的一侧连接有阀板或两侧连接有阀板。
较佳的,所述阀板上进一步包括耐磨材料;所述耐磨材料附着在所述阀 板的一面上,所述阀板的另一面上则连接有所述支撑杆。
较佳的,所述执行机构连接杆与手动装置、气动装置、电动装置、液动 装置或电液动装置连接,并推动所述执行机构连接杆动作。
经由上述可知,本发明的装置中,通过采用敞开式阀芯座结构,使得在 物料输送过程中,当固体粉末物料进入上述的敞开式阀芯座后,因为这种敞 开式结构,固体粉末物料无处存积,不会导致密闭式阀芯座内弹簧张力失效 或丧失,从而防止了阀门卡涩,使得阀门的开关可以灵活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阀门的阀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阀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阀芯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阀芯各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晓磊,未经吴晓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631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