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简便快捷键盘输入汉语盲文音节和汉字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63043.0 | 申请日: | 2009-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204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06 |
发明(设计)人: | 李丽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丽娟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96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简便 快捷 键盘输入 汉语 盲文 音节 汉字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汉语盲文编码输入法,具体是通过键盘将数字编码后的汉语盲文的音节和汉字输入计算机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截至2006年底,仅中国就已经有超过1200万的盲人群体。由于种种原因,盲人朋友在使用普通电脑输入文字时会遇到各种困难,例如:标准大键盘几十上百的按键和输入法过于复杂,难记易错;大多数电脑不支持盲文输入;汉字输入效率低;电脑设备昂贵等等。因此,目前也出现了一些关于汉语盲文输入计算机的方法。
汉语盲文是将汉语汉字的音节的声母部分(以下简称声母)、韵母部分:包括单韵母、复韵母、声母和韵母的组合等(以下简称韵母)和音调都是通过六点字符进行编码。每个六点字符有6个点位。目前已经有的一些使用键盘的盲文输入方法,例如中国专利200510095036.3提供了一种直接将六点字符映射到键盘横三竖二的6个按键上,通过按压六点字符对应的点位上有符点的点位对应的键来输入该六点字符。该方法的缺点是,通过6个按键表达一个六点字符,输入一个六点字符最多需要12次按键,按键编码效率较低。同时由于声母、韵母和音调编码有重码且编码不定长,在输入一个汉字盲文对应的声母、韵母和音调时,需要使用专用分隔符,进一步降低了输入的效率。中国专利200610034539.4将六点字符分为左右两个部分,各3个点,每个部分进行单独编码并映射到数字按键。使用该方法输入一个汉字大约要输入4次按键,提高了输入效率。该方法的缺点是按键编码不十分直观,键盘布局不够简单,且需一定的记忆。另外,当前的几种方法都假设盲人是熟悉中国盲文编码标准的。而在实际生活中,很多盲人,尤其是后天盲人,有一定汉语拼音的概念甚至学习过电脑,但对盲文知之甚少,以上方法不能适合。综上,需要提出编码更为简易,输入更为便捷的汉语盲文的输入方法来满足广大盲人群体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简便快捷键盘输入汉语盲文音节和汉字的方法,该方法编码简便,容易记忆,所使用的键盘结构简单,输入快捷,效率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简便快捷键盘输入汉语盲文音节和汉字的方法,其特征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国家标准的汉语盲文对应汉语拼音字母和音节的盲人六点字符序列,编排出每 个标准汉语盲文六点字符对应的键号,进行如下操作:
(1)将盲人六点字符序列中每个六点字符的点位从上至下分成三组,每组包含同行横向两个点位,全部分组总共分成四种六点字符纵向分组点位类型:‘00’、‘01’、‘10’、‘11’:
(2)设置有至少四个按键的电子输入键盘,按每个六点字符的三个分组点位类型,确定每个六点字符所对应的键位序列,所述六点字符纵向分组点位类型为‘00’则取第1个键,点位类型为‘01’则取第2个键,点位类型为‘10’则取第3个键,点位类型为‘11’则取第4个键;
(3)以第(2)步所述规则,将每个汉语盲文的六点字符按纵向分组对应的‘键号’全部预先排出,获得汉语盲文六点字符对应键位表;
2)按着六点字符对应键位表,将要输入的汉语盲文的每个字母、音节、音调对应的键位序列按键输入。
本发明进一步完善和实施的补充方案是:
所述设置有至少四个按键的电子输入键盘上包含的四个按键中,第一个键表面无突点,第二个键表面右侧设有一个右突点,第三个键表面左测设有一个左突点,第四个键表面上设有左、右两个突点。
所述电子输入键盘上还设有数个输入汉语盲文或英文、数字输入转换控制键和确定同音汉字控制键或设置不同的四个按键分别代表汉语拼音的四种音调。
所述设置有至少四个按键的电子输入键盘上包含的四个按键上,依次标为:1、2、3、4。
所述设置有至少四个按键的电子输入键盘上包含的四个按键,依次标为:1、4、7、*。
所述设置有至少四个按键的电子输入键盘上包含的四个按键,依次标为:2、5、8、0。
所述设置有至少四个按键的电子输入键盘上包含的四个按键,依次标为:3、6、9、#。
所述电子输入键盘为普通计算机的数字小键盘。
所述电子输入键盘为普通电话机的键盘。
所述国家标准的汉语盲文对应汉语拼音字母和音节的盲人六点字符序列为国家现行盲文标准或国家双拼盲文标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丽娟,未经李丽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630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铜铬锆合金的熔炼、上引连铸工艺
- 下一篇:异型腔原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