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用齿轮式离合的超越离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62526.9 | 申请日: | 2009-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0867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23 |
发明(设计)人: | 任寿年 | 申请(专利权)人: | 任寿年 |
主分类号: | F16D41/066 | 分类号: | F16D41/06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300北京市门头***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用 齿轮 离合 超越离合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离合器,特别是一种采用外环为内齿轮的齿轮式超越离合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超越离合器采用滚柱式离合,它由外环、内环和中间件三部分构成:外环内设有滚道,内环为星轮,中间件为滚柱;或者是内环上设滚道,外环为星轮,中间件为滚柱。这种超越离合器的缺点是,在使用一段时间以后其自锁性能会变差,出现打滑现象,因而也影响到使用寿命。据分析,其自锁失效的根本原因是星轮、滚柱和滚道的疲劳磨损,特别是星轮的磨损。
发明目的
本发明是针对现有超越离合器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项新的技术方案:将现有超越离合器的滚柱式离合方式变为齿轮式离合方式。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和现有技术相同之处是,它也包括一个外环、一个内环,以及位于内环和外环之间的中间件。而不同点在于,其外环为内齿轮;所述的内环和外环之间装配的中间件为中间齿轮,中间齿轮安装在齿轮架上,并与外环齿轮保持内啮合;齿轮架套装在内环上,与其保持滑动连接;在内环上设置有带齿转臂,带齿转臂顶部朝向外环,也置于齿轮架内;带齿转臂对着中间齿轮的一面上设有一段与中间齿轮相匹配的齿条或内齿圈,中间齿轮与带齿转臂组成离合单元。
本发明由同一技术构思设计出几种实施方案:
1、内环上设置1个带齿转臂,外环和内环之间装配1个中间齿轮,中间齿轮与带齿转臂组成一个离合单元;中间齿轮的齿轮架为方筒形或喇叭口形。
2、外环和内环之间装配有两个轴对称、并完全相同的中间齿轮。在内环上还装设有两个轴对称的带齿转臂,其形状和尺寸也都相同。两带齿转臂各自对着一个中间齿轮,组成两个离合单元。两中间齿轮安装在1个齿轮架上,齿轮架为方筒形。
3、根据对不同需要设计的离合器,在内环上设有的带齿转臂可以为3-20个,呈放射状均匀分布,内环于外环之间装配有中间齿轮,其数量与带齿转臂相同,两者交替排布,组成一一对应的3-20个离合单元。中间齿轮的齿轮架为环形,在环形齿轮架上安有夹在各离合单元之间的隔板,隔板的数量与中间齿轮的数量相同,每两个隔板中间即是1个离合单元。
本发明采用齿轮式离合的超越离合器构造简单,结构紧凑,其工作原理与滚柱式超越离合器不同,通过齿轮与带齿转臂进行离合,在动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方面较现有技术均有进一步提高,而且由于不打滑,磨损小,使用寿命比较长。根据实际使用中对超越离合器的承载能力和外形大小等方面的不同要求,该超越离合器中所设置的离合单元,其数量可以是1个,也可以是多个。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为一个离合单元的实施例)。
图2是本发明为两个离合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为多个离合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为4个离合单元的实施例)。
图中:1外环,2内环,3中间齿轮,4齿轮架,5带齿转臂,6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3,本发明包括一个外环1、一个内环2,以及位于内环和外环之间装配的中间件。所述的外环1为内齿轮;内环2和外环1之间装配的中间件为中间齿轮3,中间齿轮3安装在齿轮架4上,并与外环齿轮保持内啮合;齿轮架4套装在内环2上,并与其保持滑动连接;在内环2上设置有带齿转臂5,其顶部朝向外环1,也置于齿轮架4内;带齿转臂5对着中间齿轮3的一面上设有一段与中间齿轮3相匹配的齿条或内齿圈,中间齿轮3与带齿转臂5组成离合单元。
本发明由同一技术构思设计出几种方案。以下根据附图,对几种实施例作具体说明:
图1所示的是一个离合单元的实施例。本发明超越离合器的外环1为内齿轮,内环2上设置一个带齿转臂5,其顶部朝向外环1。内环2与外环1之间设有一个中间齿轮3,该中间齿轮3既与外环齿轮保持内啮合,还要在与带齿转臂5脱开时两者能保持较小间距,为此,将齿轮架4做成方筒形或喇叭口形,使中间齿轮3和带齿转臂5均可置于其中。带齿转臂5对着中间齿轮3的一面上设有一段齿条或内齿圈,其与中间齿轮3脱开时的距离大小,则根据对转臂或方筒内宽度的尺寸的设计决定。这样,中间齿轮3与带齿转臂5就组成1个离合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任寿年,未经任寿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625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提高电热水器热水输出率的进水管
- 下一篇:蜗轮加工后顶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