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承载单元上具有油滤清器的油底壳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162390.1 | 申请日: | 2009-08-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847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31 | 
| 发明(设计)人: | 马库斯·贝尔;戴尔特玛·萨姆;沃尔夫冈·施陶斯贝格;安德里亚斯·派里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IBS菲尔特兰塑料金属产品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M11/00 | 分类号: | F01M11/00;F01M11/03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志华 | 
| 地址: | 德国莫***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承载 单元 具有 滤清 油底壳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底壳,该油底壳优选由塑料或者金属制成,用于发动机 或者变速器,具有滤清器壳体以及位于油底壳的底板区域内的放油口,该滤清 器壳体包括滤清器壳体顶盖、滤清器壳体底盖、滤清器填充料、滤清器入口和 滤清器出口;该放油口以利用具有外螺纹、来自该油底壳底侧的放油螺栓可以 关闭它的方式实现。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众所周知的油底壳优选由金属或者塑料制成,通常具有直接靠 近油底壳底板放置的单独的滤清器,该滤清器包括至少一个油滤清器填充料和 一个油滤清器壳体,该滤清器优选以真空油滤清器形式实现。例如,从文件EP1 339954B1、EP1333160A1和DE102005025726A1可以得知具有这样的油 滤清器的这种类型的油底壳。上面披露的滤清器的问题在于,因为各部件的分 离,特别是例如油底壳与油滤清器的分离,因此必须将各部件互相复杂地紧固 和/或固定。根据现有技术,这些部件的连接例如通过铆接等实现。此外,单独 放置在油底壳内的油滤清器在滤清器底侧与油底壳的内侧之间具有间隙,这样 导致不受控制的空气吸入以及因为不牢固的滤清器在油底壳内的运动而产生噪 声。这导致滤清器效率的降低以及使用舒适性的降低。
根据现有技术的另一种方法,例如,通过焊接和/或粘接,将滤清器永久地 并不再可移除地紧固在油底壳内。这可以从例如DE10008692A1和DE19735 445A1得知。然而,这些实施例的缺点在于,不可能单独替换滤清器,并因此 使得替换油底壳/油滤清器单元非常复杂且非常昂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披露一种具有油滤清器的油底壳,该油底壳不再具有上述 缺陷,和/或尤其是披露一种油底壳,该油底壳优选由金属或者塑料制成,油滤 清器永久集成在该油底壳内,同时减少了所需部件的数量,使组装更容易,降 低生产和安装成本,消除不希望的不利技术影响,并且在需要时容易替换滤清 器,因此,可以这样定位它,以便它在油底壳内可以是独立的。
上述目的可以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根据本发明的油底壳优选全部或者部分地由塑料或者金属制成,并且它特 别适用于发动机或者变速器。该油底壳包括滤清器壳体和位于该油底壳的底板 区域内的放油口。该滤清器壳体包括:滤清器壳体顶盖、滤清器壳体底盖、滤 清器填充料、滤清器入口以及滤清器出口。这种滤清器壳体的构造在现有技术 中基本上是公知的。该放油口以利用具有外螺纹、来自油底壳外侧的放油螺栓 可以关闭它的方式实现。根据本发明,该油底壳包括具有框架的承载单元,该 滤清器壳体紧固在该框架上,并且当将该油底壳紧固在相关单元上,特别是紧 固在发动机组或者变速器单元上时,该框架用作密封。这种紧固可以直接或间 接实现,并且可以可移除或不可移除。该承载单元可以以一个工件或者多个工 件实现。该承载单元可以由一种材料或者多种材料制成,并且这也适用于其各 部分。因为滤清器壳体被紧固在承载单元上,所以如果要更换滤清器,就可以 将它与承载单元一起从油底壳移除。因此,承载单元的使用使得连接滤清器壳 体更容易。当将油底壳紧固在诸如发动机组或者变速器单元等相关单元上时, 承载单元的框架用作密封。一方面,假设相应选择承载单元的框架的材料,并 且该框架的尺寸适配油底壳和/或其外部尺寸,特别是外部边缘,以使当将油底 壳紧固在相关单元上时,基于承载单元,密封效果可以尽可能在整体上实现。 包括具有密封特性的框架和滤清器壳体的承载单元的集成实现具有进一步减少 所需单独部件的数量的优点。特别是不再需要使用单独的密封将油底壳紧固在 其相关单元上。优选利用螺栓将油底壳紧固在其相关功能单元上。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所述滤清器壳体顶盖紧固在所述承载单元的框 架上。根据另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滤清器壳体底盖紧固在所述承载单元的框 架上。在每种情况下,这种紧固均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实现,并且可以可移除或 不可移除。这种紧固例如通过焊接、粘接、夹紧等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IBS菲尔特兰塑料金属产品有限责任公司,未经IBS菲尔特兰塑料金属产品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623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柱塞泵
 - 下一篇:一种羊草干旱诱导转录因子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