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马铃薯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162145.0 申请日: 2009-08-05
公开(公告)号: CN101987797A 公开(公告)日: 2011-03-23
发明(设计)人: 杨虎德;崔云玲;何贵文;张久东;吕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节水农业研究所
主分类号: C05G1/00 分类号: C05G1/00;C05C3/00;C05C9/00;C05B7/00;C05D1/02
代理公司: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代理人: 夏晏平
地址: 730050 *** 国省代码: 甘肃;6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马铃薯 专用肥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农业生产用复合肥,具体地,涉及一种马铃薯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马铃薯作为一种播种期较长的农作物,在甘肃省大量种植,且种植面积呈逐年稳步增长趋势。2005年全省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830万亩,总产量890万吨,年销售鲜薯300万吨以上,总面积和总产量均居全国第一。多年来,由于积极引进、选育推广优质马铃薯品种,特别是脱毒专用种薯,推广整薯坑种、沟垄栽培、地膜覆盖等高效栽培技术,马铃薯产量和质量得到了大幅提高,达到了高产、稳产、优质的目标。

甘肃大部分地区土壤由黄土母质发育而成,土壤结构疏松,土层深厚,土壤富含钾,气候凉爽,昼夜温差大,雨量热量分布与马铃薯块茎生长膨大期同步,特别适合马铃薯的生长发育。此外马铃薯主产区属黄土沟壑区,对各种病虫害的传播、有天然的隔离作用,病虫害发生较轻。产区内工业和城镇“三废”排放少,农药施用量小,对土壤、空气、水的污染很小,所产马铃薯深受国内外市场欢迎,发展马铃薯产业具有明显优势。

甘肃马铃薯主要种植在黄绵土、黑麻土、褐土、河西二阴地区耕种灰钙土。其中,黄绵土是黄土母质经直接耕种而形成的一种幼年土壤,比热小,土温变幅大。由于土壤侵蚀严重,因而土壤肥力水平低。剖面pH7.5~8.5,氧化硅58~62%,氧化铝12~13%,氧化铁4~5%,氧化钙6~8%,粘粒部分的SiO2/R2O3 2.7~2.85,土壤有机质含量<1%,全氮量<0.01%,磷0.12~0.2%,钾1.5~2.5%,容重在1.0~1.2g/cm3,透水速度>0.5mm/min,田间持水量20~28%,2米深土层内可蓄有效水400~500mm。褐土主要分布在甘肃天水、陇南山地,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型,年均温7~12℃,年降雨量550~700mm。褐土剖面发育层次明显,有粘化淀积层,<0.002mm粘粒可达25%,褐土表层含有机质1.256%,pH7.75,全氮0.135%,全磷0.061%,全钾2.07%,速效氮64.2mg/kg,速效磷6.55mg/kg,速效钾166.7mg/kg,碳酸钙7.567%,阳离子代换量13.426毫克当量/100克土,容重1.504g/cm3,孔隙度51.132%。褐土土层较厚,表层质地较轻,粘化层质地粘重,有利于保水保肥,农化性状优良,自然肥力和经济肥力高。黑麻土发育在马兰黄土母质上,土层深厚,疏松多孔,由覆盖层、垆土层、石灰淀积层、母质层组成。黑麻土表层土平均有机质含量1.46%,全氮0.093%,全磷0.069%,全钾1.98%,碱解氮70.7mg/kg,速效磷14mg/kg,速效钾192.7mg/kg,碳酸钙11.7%,容重1.24g/cm3,孔隙度50.9%,代换量11.4毫克当量/100克土。

马铃薯正常生长发育需要十多种营养元素,即C、H、O、N、P、K、S、Ca、Mg、Fe、Cu、Mn、B、Zn、Mo、Cl等。除C、H、O是通过叶片光合作用,从大气和水中得来以外,其它营养元素主要是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

马铃薯对肥料三要素的需求量,以钾最多,氮次之,磷最少。据试验,每生产1000kg块茎,需要吸收氮5~6kg,磷2kg,钾8~10kg。在马铃薯全生育期中,幼苗期需肥约占全生育期需肥总量的25%左右,块茎形成至块茎增长期约占全生育期需肥总量的50%以上,淀粉积累期约占全生育期需肥总量的25%左右。

目前,根据庄浪、渭源、天水、陇南300多个村的马铃薯施肥调查,马铃薯平均基施纯氮5.3~10.5Kg/亩,纯磷5.3~7.2Kg/亩。追肥纯氮5.1~8.6Kg/亩。调查的农户基本不施用钾肥。马铃薯的施肥水平不低,但不施钾肥,施肥不平衡。

在当地施肥水平相对较高、算是比较合理施肥的典型农户案例:渭源黎家湾乡田家岔村赵支书家,马铃薯平均产量881千克/亩,平均施纯氮9.8千克/亩、纯磷6.4千克/亩、纯钾1.1千克/亩,折合尿素21.3千克/亩、普钙40千克/亩、硫酸钾2.2千克/亩,N∶P2O5∶K2O为1∶0.65∶0.11。从中看到,马铃薯生产中钾肥使用严重不足,仍然是施肥结构不合理,产量仍然很低。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节水农业研究所,未经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节水农业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621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