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61646.7 | 申请日: | 2009-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351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7 |
发明(设计)人: | 静谷光隆;坪田伸也;山岸浩;桐原聪二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日立乐金资料储存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1B17/056 | 分类号: | G11B17/056;G11B33/1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曲 瑞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光盘进行信息的记录以及再现的光盘装置。
背景技术
光盘装置是对CD(Compact Disc,高密度盘)、DVD(DigitalVersatile Disc,数字通用光盘)、BD(Blue-ray Disc,蓝光光盘)等光盘(直径大约120mm)进行信息的记录以及再现的装置,不仅在笔记本型、桌面型、塔型等个人计算机中广泛搭载该装置,而且在家用录像再现机、游戏机等中也广泛搭载该装置。例如,在笔记本型以及桌面型的个人计算机中,主要使用托盘方式的薄型的光盘装置。在该托盘方式的光盘装置中,主轴电动机、拾取器等主要部件被安装于托盘的背面。而且,其特征在于,在卸下光盘(盘)时,这些主要部件与托盘一起向框体的前方突出。
另外,近年来,随着光盘装置的记录/再现速度的提高,使盘高速旋转而使用的情况变多。因此,起因于使盘旋转的主轴电动机、装置各部的振动的机构噪音、由于通过盘的旋转形成的回旋空气流而引起的流体噪音等噪音的增大成为问题。可以通过对包括主轴电动机的部件、部件接触部等的振动抑制对策逐渐降低第一方面的机构噪音。另一方面,关于第二方面的流体噪音的降低,由于在薄型的光盘装置中存在对内部结构、尺寸的限制,所以研究、对策不充分。
作为托盘方式的薄型的光盘装置中的流体噪音的降低技术,例如有如下技术:针对与盘背面相对的托盘的平坦部、以包围盘的外周的形式配置的壁面部中的某一方或两方,形成用于使盘的回旋空气流向托盘的下方流出的切口孔(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3788888号公报
但是,在上述技术中,从托盘的上方向下方引导成为流体噪音的支配性的发生源的盘周围的高速的回旋空气流,并利用切口孔促进来自盘下面的气流的剥离而降低噪音,可以说仅仅为间接的对策。因此,与对在盘周围成为特别显著的噪音源的回旋空气流的分支点、合流点以及剥离点等直接采取对策的情况相比,有噪音降低的效果一般有限的倾向。
另外,发现了如下现象:在本申请的发明人通过流体分析确认的托盘的上下的静压分布中,在托盘的上方,由于回旋空气流而从盘的内周朝向外周静压变高,但在托盘的下方,气流较少,所以大致一样。即,发现了如下现象:对于托盘的上下的静压差来讲,在从盘的内周到中央部分,下方相对成为高压,在盘的外周、其外侧,下方相对成为低压。因此,对于使气流向托盘的下方流出的上述切口孔,仅在设置在托盘的平坦部的外周侧、其外侧的壁面部上的情况下有效,而在盘的下面整体实际上得到的噪音降低的效果比想象中的还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地降低伴随盘旋转的流体噪音的光盘装置。
本发明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提供一种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相对框体进出自如地设置的托盘;与该托盘一体设置的单元机构;被包含在该单元机构中的、旋转自如地支撑盘的转台;以从外周包围被该转台支撑的盘的形式形成于上述托盘中,且具有以上述转台的旋转中心为中心的圆弧形状的多个壁面部;被包含在上述机构单元中、并沿着上述转台的径向在上述托盘内直线移动的拾取器;以及为了确保该拾取器的移动,而在上述多个壁面部中的位于上述拾取器的移动轨道上的壁面部中设置的开口部,其中,设置了上述开口部的壁面部的至少一部分与其它壁面部相比向上述转台的外周侧后退。
根据本发明的光盘装置,可以有效地降低伴随盘旋转的流体噪音。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作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光盘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作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光盘装置的除去了顶罩的俯视图。
图3是图2中的线C-C处的部分剖面图。
图4是作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光盘装置的除去了顶罩的俯视图。
图5是作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光盘装置的除去了顶罩的俯视图。
图6是图5中的线C-C处的部分剖面图。
图7是作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光盘装置的除去了顶罩的俯视图。
图8是在本发明的第一、第三、第四实施方式的光盘装置中发生的噪音的比较图。
附图标记说明
4盘
5托盘
5a平坦部
5b~d壁面部
6单元机构
9主轴电动机
9a转台
10拾取器
11导向杆
17径扩大切口部
18内径线
19圆弧部
20直线部
21回旋空气流
22潜入流
23漏出流
24迂回开口部
25迂回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日立乐金资料储存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日立乐金资料储存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616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触发开关
- 下一篇:节点式教学动画制作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