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履带车辆变速机构摩擦副动态温度场测试方法及其压板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61317.2 | 申请日: | 2009-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572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发明(设计)人: | 卜树峰;许晋;李洪武;刘云鹏;周广明;吕庆军;张洪彦;徐宜;石彦辉;尹华兵;赵欣源;张鹤;程燕;潜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K7/04 | 分类号: | G01K7/04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高尚梅 |
地址: | 10007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履带 车辆 变速 机构 摩擦 动态 温度场 测试 方法 及其 压板 | ||
1.一种履带车辆变速机构摩擦副动态温度场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1)在操纵件压板(3)上开通孔(9);
2)安装热电偶,将热电偶丝置入压板(3)的通孔(9)中,分别在通孔(9)两侧用高温密封胶固定热电偶,将热电偶引线埋入引导槽(11)中,并从导向孔(10)穿出;
3)将压板(3)常温静置20~24小时,待高温密封胶凝固后进行下一步装配;
4)将压板(3)安装在油缸(1)上,安装外毂(6),将热电偶信号线从外毂(6)弹簧窗口处引出,连接数据采集系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车辆变速机构摩擦副动态温度场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在操纵件压板(3)上开孔为:压板(3)摩擦面上沿轴向加工三个直径为1.2mm~1.7mm的通孔(9),作为一组,每组三个通孔(9)沿半径方向均匀分布,以测试温度沿径向的变化规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履带车辆变速机构摩擦副动态温度场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压板(3)摩擦面上不同位置加工2~3组孔。
4.一种用于测量履带车辆变速机构摩擦副动态温度场的压板,压板设在端盖(7)内侧中,为中间凸起的圆环形板状结构,其特征在于:压板摩擦面上设有引导槽(11),压板摩擦面上沿轴向加3~5个通孔(9)作为一组,每组通孔(9)沿压板半径方向均匀分布,引导槽(11)内布置通孔(9),在通孔(9)外则沿压板径向设有导向孔(1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测量履带车辆变速机构摩擦副动态温度场的压板,其特征在于:通孔(9)的直径为1.2mm~1.7mm。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测量履带车辆变速机构摩擦副动态温度场的压板,其特征在于:在压板摩擦面上不同位置加工2~3组通孔(9)。
7.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用于测量履带车辆变速机构摩擦副动态温度场的压板,其特征在于:引导槽(11)内布置2个通孔(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未经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6131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颗粒状叔丁醇钾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基于机器视觉的吻合器自动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