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频偏预补偿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161040.3 | 申请日: | 2009-07-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902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 发明(设计)人: | 殷玮玮;马毅华;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52/26 | 分类号: | H04W52/26;H04B7/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黄志华 |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频偏预 补偿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码分多址通信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频偏预补偿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高速公路的陆续修建,铁路运输的不断提速,高速交通运输已经大范围开始应用,并大步向前发展。在这些高速移动的交通工具上进行通讯业务的终端也越来越多,这就要求移动通信的网络覆盖能提供良好的通信服务质量。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由于终端的移动,会在基站和终端之间产生多普勒频移,特别是高速场景下,这种频移尤其明显。多普勒频移将使接收机和发射机之间产生频率误差,多普勒频移会影响上行接入成功率、切换成功率,还会对通信系统的容量和覆盖产生影响。
多普勒频移的大小和终端的相对运动速度大小有关,它们之间的关系参见公式(1):
其中,θ为终端移动方向和信号传播方向之间的夹角;v是终端运动速度;C为电磁波传播速度;f0为载波频率;fd为多普勒频移。
目前,终端运动速度一般在150km~250km范围内,但在今后几年内,在不少交通路段上,终端的运动速度会达到300~350km/h。在此运动速度范围内,多普勒频移将会超过400Hz,因此,基站和终端都必须支持足够的频偏补偿技术才能满足业务质量要求。
目前在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TD-SCDMA)和宽带码分多址(Wide_band 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WCDMA)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已有的频偏补偿算法都是针对通信过程中业务开始后的连续业务信道的,以减小业务信道的误码率(BLER)为目的,但在在业务开始之前的呼叫过程也受到频偏影响,具体包括:终端接收到带有频偏的下行同步序列(Downlink Synchronization Sequence,SYNC_DL)信号,并锁定该下行同步序列信号的频率后,发送上行信号。但是受到性能限制,处于高速移动的终端可能会无法跟上过大频偏的SYNC_DL,从而导致锁频失败;另外,在高铁等特殊场景中,快速移动的终端同时收到两基站带有符号相反的频偏的SYNC_DL信号,此时也不能准确锁频。锁频失败会导致终端无法正确接收带有大频偏的快速物理接入信道(Fast PhysicalAccess Channel,FPACH)下行信号,从而造成通信中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频偏预补偿的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通信呼叫过程中,因频偏影响,终端不能正确接收FPACH下行信号,从而造成通信中断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频偏预补偿的方法,包括:
根据接收到的上行同步序列SYNC_UL信号的相位,进行频偏估计,获得第一上行频偏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上行频偏信息,获得第一预频偏补偿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预频偏补偿信息,对下发的快速物理接入信道FPACH信号进行频偏补偿。
本发明提供一种频偏预补偿的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上行同步序列SYNC_UL信号;
估计单元,用于根据所述SYNC_UL信号的相位,进行频偏估计,获得第一上行频偏信息;
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上行频偏信息,获得第一预频偏补偿信息;
补偿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预频偏补偿信息,对下发的快速物理接入信道FPACH信号进行频偏补偿。
本发明提供的频偏预补偿的方法中,基站根据接收到的SYNC_UL信号的相位,进行频偏估计,获得第一上行频偏信息,根据所述第一上行频偏信息,获得第一预频偏补偿信息,根据所述第一预频偏补偿信息,对下发的快速物理接入信道FPACH信号进行频偏补偿,这样,可以使终端能正确锁频并接收FPACH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610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