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有醚菌酯的增效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60786.2 | 申请日: | 2009-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474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发明(设计)人: | 程凯;曹明章;刘胜召;刘忠义;桂艳男;王新军;孔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47/18 | 分类号: | A01N47/18;A01N37/50;A01P3/00;A01P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2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有 醚菌酯 增效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药组合物,尤其是含有醚菌酯的杀菌组合物。
背景技术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药组合物,尤其是含有醚菌酯的杀菌组合物。
根腐病是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生产上的一种常见病害。致病病原菌以腐霉(Pythium)、疫霉(Phytophthora)、丝核菌(Rhizoctonia)、镰刀菌(Fusarium)、核盘菌(Sclerotinia)以及细菌等病原菌为主。常见的根腐病有甜菜根腐病、豆角根腐病、青瓜根腐病等。根腐病病因复杂,常由2~3种病菌或2种不同类别的病原物共同引起。环境条件适宜时,病株还易被一些腐生性强的病原物再侵入,加速根部腐烂,造成复合症状。病菌主要在土壤内或遗留在土壤内的病残组织上越冬,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根腐病菌在土壤中可终年以菌索不断蔓延为害。根腐病是土传病害,主要通过土壤内水分、地下昆虫和线虫传播。目前,防治根腐病常选药剂为百菌清、代森锰锌、甲霜灵、五氯硝基苯、多菌灵、福美双、恶霉灵等。但是,这些药剂作用机理都比较单一,杀菌谱窄,对复合型根腐病防治效果甚差。
醚菌酯:是一种高效、广谱、新型杀菌剂,是甲氧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中的优秀品种。醚菌酯有良好的渗透和内吸作用,高度选择性,对作物、人、畜及有益生物安全,对环境基本无污染。对几乎所有真菌(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卵菌纲、半知菌类)病害都显示出很好的活性。醚菌酯作用机理独特,是病原菌线粒体呼吸抑制剂。虽然作用于线粒体呼吸的杀菌剂较多,但醚菌酯作用部位(细胞色素b)与以往所有杀菌剂均不同,因而对甾醇抑制剂、苯基酰胺类、二羧酰胺类、苯并咪唑类产生的抗性的菌株有效。然而,长期连续单一使用 醚菌酯,不可避免的将会产生抗性,通过其他有效杀菌剂进行复配是延缓抗性产生,延长醚菌酯使用寿命的有效途径。
中生菌素:新型生物源杀菌剂,N-糖苷类抗生素,该化合物可以从中国专利200310103250.X中查到。中生菌素具有触杀、渗透作用,能杀死土壤中的细菌和真菌,抑制细菌菌体蛋白质的合成,导致菌体死亡;阻碍真菌孢子萌发并能直接杀死孢子,引起菌丝细胞内原生质凝聚,改变丝状菌丝的形态。
目前,含有醚菌酯为有效成分防治作物根腐病,起到增加、延缓抗性作用的配方已有专利公开(见中国专利申请200710136727.2),然而现在所公开的含有醚菌酯有效成分防治根腐病的混配药剂都不能兼防细菌引起的根腐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适用于防治作物根腐病复合症状且抗性低、药效好的农药组合物。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发明人通过大量试验意外发现,含有醚菌酯和中生菌素的组合物,对防治鞭毛菌和半知菌、细菌等病原菌引起的根腐病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在上述发现的基础上,经过对组合物进行联合作用的定量分析和其它大量试验,形成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即:一种农药组合物,其有效成分为醚菌酯和中生菌素,醚菌酯与中生菌素的质量比为2∶1~50∶1。
作为本发明组合物的一种改进,所述组合物中有效成分醚菌酯与中生菌素的质量比优选为5∶1~25∶1。
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可以用已知的方法制备成适合农业使用的任意一种剂型,比较好的剂型为乳油、微乳剂、水乳剂、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制剂中有效成分的含量为1%~80%。
本发明的组合物中使用的助剂包括溶剂、分散剂、乳化剂、稳定剂、防冻剂、湿润剂等及其它有益于有效成分在制剂中稳定和药效发挥的已知物质,都是农药制剂中常用或允许使用的各种成分,并无特别限定,具体成分和用量根据配方要求通过简单试验确定。
本发明所描述的产物可以成品制剂形式提供,即组合物中各物质已经混合,组合物的成分也可以以单剂形式提供,使用前直接在桶或罐中直接混合,然后稀释至所需的浓度。
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可用于防治黄瓜、西瓜、南瓜、甜瓜、甜菜、豆角、辣椒、茄子、三七、棉花、玉米等作物以及花卉上的多种病害,尤其适用于防治猝倒病、立枯病、细菌性根腐病。
本发明的组合物也可以和其它组分的药剂混合使用,如除草剂、杀虫剂、杀线虫剂、生长调节剂、植物营养素或土壤调节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607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