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显示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60282.0 | 申请日: | 2009-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452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0 |
发明(设计)人: | 冈田元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9G3/36 | 分类号: | G09G3/36;G02F1/133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少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显示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其中使用TFT(薄膜晶体管)元件执行图像显示驱动的液晶 显示器。
背景技术
过去,已经开发了大量有源矩阵型的液晶显示器。近来,液晶显示器具 有各种应用,特别是用于电视,其中像素计数根据面板大小的增加和数字图 像的更高的清晰度而增加,并且正在进行更高频率的操作的开发,以增强显 示性能。结果,减少了在显示时间中占用的每个像素的写入时间,并且确保 足够的用于写入的时间变得困难。
然而,仅仅增加薄膜晶体管的大小以补偿写入时间的变短的简单方式可 能降低孔径比,从而导致显示亮度的损失。此外,因为由于上述更高的清晰 度、像素大小正变得更小,所以损失亮度的影响将更显著。
因此,已经提出了在写入时预充电操作的技术来减少每个像素的写入时 间(以实现高速写入操作),而尽可能地不增加TFT的大小(例如,参见日 本专利No.3632840)。
发明内容
然而,施加到与要预充电的像素连接的数据线的电势等于对当前正操作 数据写入的其他像素提供的电势,并且经常与实际想要的电势不同。因此, 在预充电时段中,实践中可能需要栅极电压和脉冲宽度(栅极电压的施加时 段)的调整。或可能需要减少对于要显示的像素的原始写入时间,以便压缩 预充电时段,使得可写入必要的电势量。
结果,预充电操作的效果对于预充电时的像素的电势和写入时的像素的 电势的影响(预充电前后的电势的影响)敏感。因此,效果不一定是稳定的, 并且依赖于在之前和之后的帧时段内的驱动电压的大小。此外,还可能需要 实现这样的预充电操作的额外的驱动系统,因此驱动操作可能复杂。更糟的 是,在如上所述减少对于要显示的像素的原始写入时间的情况下,可以写入 任何电平的电势,但是对于要显示的像素的原始写入时间的时段减少了那么 多。结果,可能出现对像素的写入变短,并且仍然难以解决上述驱动和操作 问题。
有鉴于如上所述的缺点,期望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其可以抑制对图像 质量的坏的影响,并且可以容易地实现高速显示驱动操作。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包括:多个以矩阵排列的像素,每个 像素包括一个或多个液晶元件和一个或多个第一TFT元件;驱动部分,通过 在驱动电压反向极化的同时、将基于图像信号的驱动电压施加到每个像素中 的液晶元件,执行极性反向驱动;以及通过驱动部分控制的第二TFT元件。 所述第一TFT元件允许根据通过驱动部分的控制,将基于图像信号的驱动电 压施加到其自己的像素中的液晶元件。每个所述第二TFT元件允许一对液晶 元件彼此电连接,所述一对液晶元件在同一帧时段内分别施加有一对基于图 像信号的驱动电压。所述一对驱动电压具有彼此反向的极性。
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中,根据由驱动部分执行的第一TFT 元件的驱动,在驱动电压反向极性的同时,通过将基于图像信号的驱动电压 施加到每个像素中的液晶元件,执行极性反向驱动。此时,根据由驱动部分 执行的第二TFT元件的控制,将一对液晶元件彼此电连接。这里,该对液晶 元件在同一帧时段内分别施加有一对基于图像信号的驱动电压。然后,将低 亮度电压施加到液晶元件。因此,可在基于图像信号的驱动电压施加到各个 液晶元件之前,施加这样的低亮度电压。此外,与现有技术的预充电操作不 同,可用低亮度电压的施加,而不依赖于之前和之后的帧时段中的驱动电压 的大小。此外,这样的低亮度电压的施加几乎不使电路的配置或驱动操作复 杂。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根据由驱动部分执行的第二TFT元件 的控制,将一对液晶元件彼此电连接。这黑,该对液晶元件在同一帧时段内 分别施加有一对基于图像信号的驱动电压。因此,可在施加基于图像信号的 驱动电压之前,容易地施加低亮度电压到各个液晶元件,而不依赖于之前和 之后的帧时段中的驱动电压的大小。结果,可容易地实现高速图像显示驱动 操作,同时抑制对图像质量的坏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整体配置的框图。
图2是用于说明点反向驱动的模式图。
图3是根据实施例的像素的具体配置示例的电路图。
图4是用于说明在图3所示的像素中实现的点反向驱动的电路图。
图5是用于说明根据比较示例1的图像显示驱动的时序图。
图6是用于说明根据比较示例2的图像显示驱动的时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株式会社,未经索尼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602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