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床除尘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159076.8 | 申请日: | 2009-07-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483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 发明(设计)人: | 高广东;张伦敦;高海州;赵素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中原内配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Q11/00 | 分类号: | B23Q11/00;B08B15/04 |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时立新 |
| 地址: | 45475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机床 除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床辅助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床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机械工业素有“工业的心脏”之称,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随着世界经济的繁荣发展与工业技术的持续进步,机械零部件的行业规模依然 在不断壮大。然而,机械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粉尘却始终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 接触粉尘作业的工人长期吸入大量生产性粉尘会引起肺部弥漫性病变,也即是 尘肺病,严重危害着工人的身体健康。粉尘同时也会给设备维护和现场管理带 来很多麻烦。
一线员工是企业的重要财富。通过技术革新来减少车间粉尘污染、改善工 人劳动环境,不仅是保证工人健康、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同时也有利于企业 降低设备维护成本、提高现场管理水平。
发明内容
基于降低车间粉尘污染,进而保证工人健康、降低设备维护成本的目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床除尘装置。
为实现这一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机床除尘装置,包括依 次连接的吸尘管道、通风机、送尘管道和集尘箱,集尘箱内盛有水,集尘箱顶 部盖板上开有通孔,送尘管道自上而下穿过盖板上的通孔插到集尘箱内,送尘 管道口位于水面上方。工作时,粉尘、铁屑在通风机的作用下被吸入吸尘管道, 后经送尘管道引入集尘箱中,粉尘、铁屑被水润湿并沉降到集尘箱中。
集尘箱内水面与盖板之间设有隔板,送尘管道向下延伸穿过隔板、插到隔 板与水面之间,并使送尘管道口位于水面上方8-15厘米处;隔板上开有排气孔, 排气孔上覆有滤网。
所述的盖板上设有排气孔,排气孔上覆有滤网;盖板通孔与送尘管道间安 装有密封衬套。
所述的吸尘管道及送尘管道为PVC(聚氯乙烯)管。PVC管材不仅价格低 廉,同时还具有质轻、便于装配等优点。
所述的吸尘管道由多路管道并联而成,每路管道的吸尘端口对应不同的粉尘 区,从而实现多工位的同时除尘;通风机优选流量大、效率高、噪音低的多翼 式离心通风机。
所述的隔板上装有把手,以方便开合。
为便于清理集尘箱内的沉淀,所述的集尘箱底部设置有排污口。
现有的除尘技术虽然经常使用水来过滤烟尘,但往往是将携带烟尘的空气 自集尘箱底部通入水中,空气上溢,烟尘则被水所捕获。这种技术对于质量非 常轻的粉尘或部分有毒的气体是非常有利的,但若用于处理车床粉尘则至少存 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1)将携带粉尘的空气自下而上鼓入水中需要消耗巨大 的能量;2)烟尘入口设在底部,会增大集尘箱底部沉淀(或称污泥)的处理难 度。
事实上,车床粉尘、铁屑属于质量较重、颗粒较大的无机粉尘。利用本发 明的装置将粉尘引入集尘箱中后,由于送尘管道口与水面间的距离非常近(8-15 厘米),机床粉尘颗粒极易被水润湿而沉入水中,从而达到除尘的目的。少部分 荡起的粉尘随空气上溢,则需要依次经过隔板和盖板排气孔,最终会被覆在排 气孔上的滤网截留下来。
由此可见,本发明的机床除尘装置具有结构简单、能耗低、价格廉等优点, 适用于机床粉尘以及其他干而重的无机粉尘。该装置经内部试用于CP7620缸套 专用机床,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使用该装置之前,车间内及职工身上每天都会 积存大量铁屑和粉尘;应用该装置后,职工身上、车床及地面上的积尘大幅度 减少,每台机床平均每天可收集铁屑和粉尘2.5千克左右。企业技术人员通过对 生产生活的认真观察并结合自身技术知识研制了本除尘装置,不仅可以应用于 缸套机床上,还可将其推广到其它通用机床和污染较严重的机械加工设备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集尘箱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机床除尘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吸尘管道4、通风机3、 送尘管道2和集尘箱1。集尘箱1内盛有水6,水6面与集尘箱1顶部盖板14 之间设有隔板7,盖板14上开有通孔。送尘管道2一端连接通风机3,另一端 自上而下穿过盖板14上的通孔插到集尘箱1内并继续向下延伸插至隔板7下方, 使送尘管道2口与水6面间的距离为10厘米。
盖板14上设有排气孔11,排气孔11上覆有滤网12;盖板14上的通孔与 送尘管道2间安装有衬套13。隔板7上开有排气孔9,排气孔9上覆有滤网10; 隔板7上装有把手8。集尘箱1底部设置有排污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中原内配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中原内配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590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