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重识别桌体表面液晶电视与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58359.0 | 申请日: | 2009-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452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海宏;固安迪诺普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44 | 分类号: | H04N5/44;G09F9/35;G06F3/01;G06F3/041;G06F3/0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55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重 识别 体表 液晶电视 装置 | ||
1.一种多重识别桌体表面液晶电视与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透射液晶显示器、其上表面透明触摸桌子面、下表面透明光栅背托衬板模组和用于液晶显示器后照明显示的LED光场模组及液晶显示驱动装置、多重表面人机交互识别装置、桌体电视机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透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射液晶显示器位于并固定在光场盒的上口表面,用于桌体电视桌子面表面透射显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透明触摸桌子面,其特征是包括:一个表面触摸屏幕,位于透明桌子面上表面,用于表面触摸操作,一个透明桌子面,位于权利要求2中的透射液晶显示器的上表面,用于表面透射液晶显示器的可视透射显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透明光栅背托衬板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光栅背衬模组包括一个透明光栅无源光学后基板,用于液晶显示器的托起及光学基衬板,同时将后照明杂散光经过透射光栅形成衍散射光,位于透射液晶显示器的背面。所述透明光栅背衬模组还包括一个半透明光学微球扩散膜,用于将衍散射光形成同向光并直接为液晶显示器提供透射背光照明,所述半透明光学微球扩散膜位于透明光栅无源光学后基板与液晶显示器之间的夹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LED光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LED光场模组包括LED发光板,用于发光照明,形成一个大面积的照明光场,位于光场盒的底部。所述LED光场模组还包括驱动板,用于LED发光板的电源驱动,位于LED发光板的底部。所述LED光场模组还包括一个光场盒,用于透射液晶显示器及光场模组的结构布置固定,并形成一个透射光场空间,位于透射液晶显示器的下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液晶显示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驱动装置包括一个驱动器,用于液晶显示器的驱动,所述驱动器位于光场盒的一侧。所述液晶显示驱动装置还包括一个数字集群信号处理器,用于各种数字信号的运行计算处理,为驱动器提供数字信号,所述数字集群信号处理器位于桌体表面电视机箱内壁侧面。所述液晶显示驱动装置还包括一个电视信号处理器,用于电视信号的调制切换处理,所述电视信号处理器位于桌体表面电视机箱内壁侧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重表面人机交互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重表面人机交互识别装置包括一个表面光学激光幕布形成器,用于桌体表面电视屏幕的表面激光幕布形成,位于透明桌子面的表面四周。所述表面人机交互装置还包括一个表面光学影像及人体特征生物识别器,用于桌体表面透射液晶显示器的表面光学红外影像及人体特征生物识别,所述表面人机交互装置还包括一个双向识别短距离无线通信收发器,用于短距离外场信号与电视显示信号的融合,位于桌体表面电视机箱内壁侧面,所述表面人机交互装置另外还包括一个程序计算控制器,用于信号调制与切换,所述程序计算控制器包括多个输入接口和多个输出接口,所述程序计算控制器位于桌体表面电视机箱内壁侧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桌体电视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桌体电视机箱,用于双向识别短距离无线通信收发器、光场盒、表面人机交互装置、控制器、电视信号处理器的安装固定。所述桌体电视机箱位于透明桌子面的背后下面并固定在一起。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表面透明桌子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透明桌子面,它的材质是一块透明玻璃或丙烯酸透明板。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表面触摸屏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触摸屏幕,它的材质是一块高强度减反高透玻璃。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透明光栅背托板基,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光栅背托板基,它的材质是一块光学丙烯酸透明板,表面压有棱镜。
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半透明光学微球扩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半透明光学微球扩散膜,其材质为透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膜,表面压有透射微球结构,并据以形成半透明。
13.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LED发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LED发光板,有多个发光LED二极管阵列排布并固定在电路板上。
14.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LED驱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LED驱动板是一个推动电路板,该推动电路板上有多个卡槽,用于LED发光板的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海宏;固安迪诺普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张海宏;固安迪诺普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5835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