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内饰件冲切模具刀口制作工艺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158319.6 | 申请日: | 2009-07-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8513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25 |
| 发明(设计)人: | 冯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超达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P15/24 | 分类号: | B23P15/24;C21D9/00;C21D1/18;C21D1/5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钟廷良;李沛昌 |
| 地址: | 226500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内饰件 模具 刀口 制作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内饰件冲切模具刀口制作工艺,特别涉及一种制作速度快、精度高的汽车内饰件冲切模具刀口的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传统的汽车内饰件冲切模具的刀口加工方法为:先将冷作模具钢粗加工成刀口轮廓,然后淬火处理,由于淬火后的刀口形变量较大,因此我们需要在淬火后再进行精加工、配模。而淬火后的刀口硬度很高,导致在精加工配模时加工速度慢、对加工刀口的磨损严重,加工精度也难以达到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制作速度快、精度高的汽车内饰件冲切模具刀口制作工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内饰件冲切模具刀口制作工艺,其创新点在于:所述工艺步骤为:首先使用空冷钢粗加工出刀口的轮廓,再精加工到工艺尺寸要求,然后进行配模,最后对刀口的剪切部位进行淬火处理。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将空冷钢粗加工后直接精加工到刀口尺寸,配模后再进行刀口剪切部位的淬火处理。采用局部淬火,形变量极小,就可将精加工和配模放到淬火加硬的工序之前,便于精加工、配模,提高了制作刀口的速度和精度,同时避免了淬火加硬后的刀口对加工刀口的磨损。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选取凸、凹模刀口的空冷钢坯料,将其分别粗加工成刀口凸模和凹模轮廓,使得刀口凸模和凹模的单边留0.3mm的加工余量,再精加工到工艺尺寸要求,对刀口凸模和凹模双边留0.02-0.05mm的配模余量,然后将刀口凸模和凹模装配到模架上,并将刀口凸模进行火焰淬火,硬度在HRC54-58,然后进行配模,用加硬的刀口凸模来剪切软的刀口凹模,达到上下模之间的间隙为零,最后将刀口凹模的剪切部位火焰加热到800℃进行淬火处理,使其达到硬度HRC50-54。采用这种方法,避免了刀口凸模和凹模同时加硬后给配模带来不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超达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通超达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583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