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辆动能回收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57848.4 | 申请日: | 2009-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390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03 |
发明(设计)人: | 岳晋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岳晋卿 |
主分类号: | F03G7/08 | 分类号: | F03G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山东省青岛市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动能 回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一种回收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辆动能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车轮会随着路面的变化而不停的上下跳跃,而车身的跳跃颠簸相对要小得多,这样就会出现车轴与车身之间间隙的不断变化,比如还有上下乘客;车辆转弯;制动等等,都会产生这种间隙的变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动能回收系统,它能把背景技术中所存在的间隙的变化能量转换成动能,直接驱动车辆或是发电补充混合动力汽车的电力。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是由双向活塞式液压泵1、液压油箱2、液压蓄能罐3、液压马达4组成;液压油箱2与单向阀5和单向阀5-2通过低压油管7连接,高压油管6通过单向阀5-1和单向阀5-3连接,液压蓄能罐3与高压油管6连接,安全回流阀10分别与液压蓄能罐3和液压油箱2连接,自动控制开关11与安全回流阀10连接,液压马达4通过回油管路12与液压油箱2连接。连接车架8设置在双向活塞式液压泵1的外侧顶端,连接车轴9与双向活塞式液压泵的活塞杆连接。
工作原理:利用行驶中车辆车轴和车架间隙的变化来吸收能量转化为动能,泵的主体和活塞两端分别固定在每个车轮和大架之间的车轴和大架上,泵体尽可能保持垂直,泵的动力来源于车轴与车体之间间隙变化的能量,汽车在静止状态下活塞保持在活塞总行程的中部,以满足此液压泵的双向做功需求,机动车泵体两头分别有进油口和出油口,进出口分别有单项阀控制,液压油箱连接在进油口上负责供油。出油口连接在液压蓄能罐上。这样随着车辆在行驶中车轴与车身之间间隙的不断变化,液压油源源不断的从液压油箱经过液压油泵的工作压入液压蓄能罐;当压力达到一定的压力值后就可以自动或人为释放,带动液压马达驱动车辆行驶或驱动发电机发电完成做功。做功后的液压油重新返回液压油箱循环使用。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把轴与车身之间间隙的变化能量转换成动能。直接驱动车辆或是发电补充混合动力汽车的电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是由双向活塞式液压泵1、液压油箱2、液压蓄能罐3、液压马达4组成;液压油箱2与单向阀5和单向阀5-2通过低压油管7连接,高压油管6通过单向阀5-1和单向阀5-3连接,,液压蓄能罐3与高压油管6连接,安全回流阀10分别与液压蓄能罐3和液压油箱2连接,自动控制开关11与安全回流阀10连接,液压马达4通过回油管路12与液压油箱2连接。连接车架8设置在双向活塞式液压泵1的外侧顶端,连接车轴9与双向活塞式液压泵的活塞杆连接
本具体实施方式能把轴与车身之间间隙的变化能量转换成动能,直接驱动车辆或是发电补充混合动力汽车的电力。
工作原理:利用行驶中车辆车轴和车架间隙的变化来吸收能量转化为动能,泵的主体和活塞两端分别固定在每个车轮和大架之间的车轴和大架上,泵体尽可能保持垂直,泵的动力来源于车轴与车体之间间隙变化的能量,汽车在静止状态下活塞保持在活塞总行程的中部,以满足此液压泵的双向做功需求,机动车泵体两头分别有进油口和出油口,进出口分别有单项阀控制,液压油箱连接在进油口上负责供油。出油口连接在液压蓄能罐上。这样随着车辆在行驶中车轴与车身之间间隙的不断变化,液压油源源不断的从液压油箱经过液压油泵的工作压入液压蓄能罐;当压力达到一定的压力值后就可以自动或人为释放,带动液压马达驱动车辆行驶或驱动发电机发电完成做功。做功后的液压油重新返回液压油箱循环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岳晋卿,未经岳晋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578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检查井修复用内胆结构及其修复使用方法
- 下一篇:重力发动机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