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布式传感光纤隧道健康监测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157116.5 | 申请日: | 2009-1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36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 发明(设计)人: | 金伟良;何勇;毛江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L1/24 | 分类号: | G01L1/24;G01B11/16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分布式 传感 光纤 隧道 健康 监测 系统 | ||
1.一种分布式传感光纤隧道健康监测系统,包括设置在隧道内的传感光纤以及用于采集、处理传感光纤数据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感光纤分布在隧道的二衬混凝土内;
所述的传感光纤包括环向传感光纤和纵向传感光纤,所述的纵向传感光纤位于隧道的拱顶及两侧的拱腰部位,且沿隧道的长度方向全长布置,所述的环向传感光纤沿隧道的拱圈布置有若干条,相邻的环向传感光纤之间通过位于隧道的拱脚部位沿隧道的长度方向布置的过渡段传感光纤衔接;
所述的隧道健康监测系统还包括用于采集隧道结构的初始应力应变场的传感元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传感光纤隧道健康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隧道的围岩等级为V级,相邻的环向传感光纤之间的距离为5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传感光纤隧道健康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隧道的围岩等级为IV级,相邻的环向传感光纤之间的距离为10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传感光纤隧道健康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隧道的围岩等级为III级,相邻的环向传感光纤之间的距离为20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传感光纤隧道健康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在隧道的二衬混凝土的表面铺设有表面传感光纤。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布式传感光纤隧道健康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面传感光纤包括环向表面传感光纤和纵向表面传感光纤,所述的纵向表面传感光纤位于隧道的拱顶及两侧的拱腰部位,且沿隧道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的环向表面传感光纤沿隧道的拱圈布置有若干条,相邻的环向表面传感光纤之间通过位于隧道的拱脚部位沿隧道的长度方向布置的过渡段表面传感光纤衔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布式传感光纤隧道健康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在二衬混凝土内和二衬混凝土表面设有温度补偿光纤。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布式传感光纤隧道健康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度补偿光纤包括环向温度补偿光纤和纵向温度补偿光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5711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药膳羊肚
- 下一篇:一种烤大蒜风味大蒜油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