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厚朴中提取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155908.9 | 申请日: | 2009-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595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 发明(设计)人: | 谢捷;苏为科;朱兴一;王平;李红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7C39/21 | 分类号: | C07C39/21;C07C37/68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黄美娟;王兵 |
| 地址: | 310014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厚朴 提取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厚朴中提取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方法。
(二)背景技术
厚朴性温,味苦、辛,入脾、胃、肺。具有很好的抗肿瘤、抗病 毒、防龋齿、镇痛、消炎等药理活性。目前,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 日化、保健品等诸多方面。厚朴中的主要成分是酚类物质,包括厚朴 酚(magnolo1)(式II)、和厚朴酚(honokio1)(式I)、异厚朴 酚(iso-magnolo1)、8,9-二羟基二氢和厚朴酚、8,9-二羟基-7-甲氧基 二氢和厚朴酚、8,9-二羟基二氢厚朴酚等。其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占 总厚朴酚的95%以上,是主要的药效成分。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结构 式如下:
目前提取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方法很多,主要有超临界CO2分离 法、乙醇加热回流法、碱提酸沉法、浸渍法。超临界CO2提取厚朴酚 类物质的提取率较高,但其提取物油性较大,溶解性差,很难应用于 颗粒剂的生产;利用浸渍法提取厚朴酚类物质的提取率很低;传统的 碱提酸沉法提取时间长、耗能大、所用的强酸强碱对生产设备的腐蚀 性强,而且溶出物较多,提取物的纯度较差,不适合产业化生产;乙 醇加热回流法生产成本较高、终产品中有机溶剂残留量超标。
机械化学是专门研究物体在高能机械力作用和诱发下发生物理 化学变化的一门学科。机械化学提取技术是将植物原料与固相试剂混 合,在机械力作用下有效成分与固相试剂发生固相反应,生成某类易 溶于水的化合物,经溶解即可获取有效成分。该技术选择性好、提取 率高,且无需有机溶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利用机械化学反应技术首先提取厚朴中的厚朴酚,然后再利用碱 法提取和厚朴酚,达到有效提取与分离的目的。此法目前还未见报道, 是一种提取与分离厚朴有效成分的新方法,有望取代传统的提取方 法,并促进植物有效成分提取技术的现代化进程。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先利用机械化学反应技术提取厚朴酚,然后再通过强碱提 取和厚朴酚,解决了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提取率较低、厚朴酚与和厚朴 酚分离较困难、提取时间长、温度较高、有机溶剂用量大等问题,并 且提高产物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从源头上消减污染。
本发明的研究思路为:在高能机械力的作用下,厚朴酚能与固相 试剂发生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化合物,再酸化还原,即得厚朴酚。 然后滤渣再进一步提取和厚朴酚,达到有效提取与分离厚朴酚与和厚 朴酚的目的。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从厚朴中提取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方法,所述的方法为:将 厚朴粉末与固相弱碱试剂按质量比为1∶0.01~1混合,研磨至所得粉末 粒度分析结果的D90为10~200μm(通常用粒度分析仪检测),然后 加水,充分搅拌,离心得到沉淀物A和上清液A,上清液A加入酸 X调pH值为1.0~6.0(优选2.0~5.0),静置后离心,取沉淀B即为厚 朴酚提取物。
所述的沉淀物A加入强碱试剂,加水,充分搅拌后离心,取上 清液C,加入酸Y调pH值为1.0~6.0(优选2.0~5.0),静置后离心, 取沉淀D即为和厚朴酚提取物;所述的厚朴粉末与强碱试剂的质量 比为1∶0.01~0.5。
本发明所述的固相弱碱试剂为下列之一或两种以上的任意混合: 碳酸钠、碳酸钾、碳酸氢钠、硼砂、碳酸钙或碳酸氢钾。
所述的强碱试剂为下列之一: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钾或 氧化钙。
所述的酸X为下列之一:盐酸、硫酸、冰醋酸或磷酸。
所述的酸Y为下列之一:盐酸、硫酸、冰醋酸或磷酸。
所述盐酸的浓度优选使用6mol/L,硫酸的浓度优选使用4mol/L, 磷酸的浓度优选使用15mol/L。
本发明中,厚朴粉末与固相弱碱试剂的质量比为1∶0.01~1,进一 步优选为1∶0.05~0.5。
在提取和厚朴酚的过程中,厚朴粉末与强碱试剂质量比为 1∶0.01~0.5,进一步优选为1∶0.05~0.2。
本发明所述的厚朴粉末与固相试剂研磨至粉末粒径D90为10~ 200μm,优选的研磨后粉末粒径D90为20~10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5590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静电、抗紫外PC/ASA材料组合物
- 下一篇:自喷洗涤液的浴缸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