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6KV级潜油泵用电力电缆乙丙橡胶绝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155879.6 | 申请日: | 2009-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599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 发明(设计)人: | 王廷安;徐跃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天安特种电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L23/16 | 分类号: | C08L23/16;C08L23/08;C08K13/02;C08K5/13;C08K5/526;C08K5/098;C08K3/22;C08K5/09;C08K5/01;C08K3/34;C08K5/1515;H01B3/28 |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1 | 代理人: | 江助菊 |
| 地址: | 21407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kv 油泵 用电 电缆 乙丙橡胶 绝缘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缆绝缘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力电缆用乙丙橡胶绝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潜油电缆行业中,电缆绝缘材料的性能要求特别高,它不同于常规电缆的绝缘技术,在油井垂直系统布线环境中,在地层一千或几千米的底下高温、高压、高腐蚀长期伴随,高电压,油,水,天然气等复杂物质时刻困扰和侵袭着采油机组及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而起着电能传递作用的电缆,若在如此复杂环境下没有更好的保障,电机及机组系统的有效工作寿命从何谈起,因此优质的绝缘材料是优质电缆的前提,不断地创造发明才会做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受市场接受和行业用户欢迎的电缆。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温120℃、电缆运行寿命更长的三元乙丙橡胶绝缘材料和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具体如下:一种6KV级潜油泵用电力电缆乙丙橡胶绝缘材料,其原料组分的重量配比如下:
三元乙丙橡胶 100份
合成胶弹性体 5份~15份
四【3,5-二叔丁基-4-羥苯基】丙酸 1.5份~5份
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脂 1份~2.5份
二盐基硬脂酸铅 3份~8份
氧化锌 6份~18份
硬脂酸 2份~6份
聚乙烯蜡 3份~8份
石蜡 3份~8.5份
偶联剂 1份~4份
超细滑石粉 40份~70份
改性煅烧陶土 30份~60份
石蜡油 18份~30份
红丹粉 9份~19份
环氧大豆油 9份~20份
硫化剂 1.5份~5份
助硫化剂 1份~5份
本发明的6KV级潜油泵用电力电缆乙丙橡胶绝缘材料,其原料组分的优选重量配比如下:
三元乙丙橡胶 30份
合成胶弹性体 5份
四【3,5-二叔丁基-4-羥苯基】丙酸 0.4份
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脂 0.3份
二盐基硬脂酸铅 2份
氧化锌 5份
硬脂酸 1份
聚乙烯蜡 3份
石蜡 1.3份
偶联剂 1份
超细滑石粉 17份
改性煅烧陶土 20份
石蜡油 6份
红丹粉 3份
环氧大豆油 3份
硫化剂 1份
助硫化剂 1份
本发明的6KV级潜油泵用电力电缆乙丙橡胶绝缘材料中的合成胶弹性体为乙烯酰烯共聚物;偶联剂为乙烯基三【B-甲氧基乙氧基】硅烷;硫化剂为过氧化二异丙苯;助硫化剂为三烯丙基异三聚氰酸脂。
利用本发明配方制备三元乙丙橡胶绝缘材料的方法如下:橡胶混炼温度为90~110℃,用60目以上筛网滤胶,增塑排胶温度为80~110℃,间隔24小时后冷却加硫化剂,成品挤制机身温度60~80℃,机头温度80~100℃。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具有耐温,耐油,透水系数小,90℃绝缘电阻ρv值达1014cm,机械物理性能优,击穿强度达35kv/mm的特点。以上优点主要是通过选择主胶、加入合成胶弹性体、A172、超细改性煅烧陶土等材料有机结合而获得。在加工工艺上选择盐浴硫化、机头温度100℃的生产工艺,比常规蒸汽硫化、机头温度80℃的生产工艺橡胶的硫化更充分交联更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6KV级潜油泵用电力电缆乙丙橡胶绝缘材料,其原料组分的重量配比如下:
三元乙丙橡胶 100份
乙烯酰烯共聚物 5份
四【3,5-二叔丁基-4-羥苯基】丙酸 1.5份
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脂 1份
二盐基硬脂酸铅 3份
氧化锌 6份
硬脂酸 2份
聚乙烯蜡 3份
石蜡 3份
乙烯基三【B-甲氧基乙氧基】硅烷 1份
超细滑石粉 40份
改性煅烧陶土 30份
石蜡油 18份
红丹粉 9份
环氧大豆油 9份
过氧化二异丙苯 1.5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天安特种电缆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天安特种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558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