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灸法专用健康陈艾绒、艾条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55830.0 | 申请日: | 200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62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发明(设计)人: | 张瑞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282 | 分类号: | A61K36/282;A61H39/06 |
代理公司: | 温州金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7 | 代理人: | 夏曙光 |
地址: | 325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灸法 专用 健康 艾绒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医针灸中灸法专用的陈艾绒、艾条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由艾叶制成的艾绒、艾条由于其燃烧时速度缓慢,火力温和,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中医的针灸上使用。在将艾叶制成艾绒后,再将艾绒制作成艾炷、艾条等点燃后,借助灸火的热力,给人体穴位温热性剌激,进而产生一系列反应,通过经络腧穴的治疗作用,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等防病治病的目的。而为了能使艾条、艾绒能够更持久地燃烧以使热量更有效地渗透,并且减少对医患双方健康的潜在危害,通常针灸时最好使用由陈艾制成的艾绒、艾条。因为陈艾在储存的过程中能使艾叶中的艾叶油得到有效挥发,从而由陈艾做成的艾条、艾绒更能持久地燃烧且火力温和,这样即可以减少患者使用时的痛苦,而且能使热量缓慢地渗透至人体穴位内,提高疗效。而若是生艾,由于其艾叶油含量较高,所燃烧时火力较迅猛,热力不够持久深透;且生艾在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挥发性成分和艾绒焦油,这样会对医护工作者长期的工作环境和病人的治疗环境造成污染,尤其对于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中的医护工作者来说,非常不利于健康,长此以往,容易罹患肺部等疾病。明代医药物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也有“凡用艾叶,须用陈久者,治令软细,谓之熟艾;若生艾,灸火则易伤人肌脉。”之说。但是由于陈艾,其放置时间长,通常需要放置3年以上,才能使艾叶中的艾叶油得到有效挥发,因此造成市面上的陈艾的供应量受到限制,更使一些不法商人利用新艾假冒陈艾来销售,从而影响使用者的身体健康。也有人发明了无烟艾条来代替,虽然燃烧时产生的烟雾大量减少,但是不能作为艾绒制作艾炷使用,并且由于将艾叶碳化了的缘故,用量大了则燃烧时间过长,用量小了则产生的局部温度又不够。因此临床使用并不方便,虽然对改善医护人员的工作环境有很好的用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加速生产适合于针灸上所需的陈艾条、艾绒的一种方法,从而减少陈艾的制成时间,为提高陈艾的出产量提供条件。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灸法专用健康陈艾条、艾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以下步骤:将采集的新鲜的艾叶晾干,拣去杂质,然后将艾叶粉碎,用工业提取法提取走60-80%的艾叶油,然后将得到的艾叶渣进一步捣碎成绒,制成艾条或艾绒。
所述的工业提取法可为水蒸汽蒸馏法或超临界CO2萃取法或石油醚提取法等。
所述的水蒸汽蒸馏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捣碎后的艾叶置于圆底烧瓶中,加入蒸馏水,冷浸2小时,用水蒸汽蒸馏法的步骤加热提取,回流4小时后分出艾叶挥发油。
所述的超临界CO2萃取法包括以下步骤:所述的超临界CO2萃取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捣碎后的艾叶装入超临界萃取装置;打开水浴,使萃取装置达到设定的温度;通入CO2,将系统中的空气置换干净;打开压缩机,调节萃取器内压力达到要求的压力;调节萃取器出口阀,使CO2流量达到要求的稳定值;维持体系在此状态80min,打开分离器,取出萃取物,称重;待萃取完毕,关闭压缩机、钢瓶,放空CO2,取出挥发油粗产品。
所述的石油醚提取法包括以下步骤:所述的石油醚提取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捣碎后的艾叶置于圆底烧瓶中,在圆瓶内加入30-60℃的石油醚,2小时后于50-60°下回流提取,共提取2次。
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工业提取法可以快速地将生艾叶中的艾叶油大部分提取去除,从而在短时间内能够获得适合针灸要求的陈艾条、艾绒,大大减少了陈艾的制得时间,从而有利于缓减由陈艾制成的陈艾绒、艾条供不应求的局面。
具体实施方式
1.取新鲜艾叶若干,将其去除杂质、晾干,将艾叶粉碎,置于圆底烧瓶中,加入蒸馏水,冷浸2小时,用水蒸汽蒸馏法的步骤加热提取。回流4四小时后分出艾叶挥发油。然后将瓶内的艾叶渣倒出,再晾干,进一步捣碎,制成艾绒或艾条。
2.取新鲜艾叶若干,将其去除杂质、晾干,将艾叶粉碎,装入超临界萃取装置;打开水浴,使萃取装置达到设定的温度(35℃);通入CO2,将系统中的空气置换干净;打开压缩机,调节萃取器内压力达到要求的压力(16MPa);调节萃取器出口阀,使CO2流量达到要求的稳定值(20kg/h);维持体系在此状态80min,打开分离器,取出萃取物,称重;待萃取完毕,关闭压缩机、钢瓶,放空CO2,取出挥发油粗产品。然后将装置内的艾叶渣倒出,再晾干,进一步捣碎,制成艾绒或艾条。
2.取新鲜艾叶若干,将其去除杂质、晾干,将艾叶捣碎,置于圆底烧瓶中,在圆瓶内加入30-60℃的石油醚,2小时后于50-60°下回流提取,共提取2次,合并两次滤液,抽滤,回收石油醚,得到黄色油状浸膏,即艾叶挥发油。然后将装置内的艾叶渣倒出,再晾干,进一步捣碎,制成艾绒或艾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未经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558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