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超声波振动的砼振动装置及其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155506.9 | 申请日: | 2009-1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488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 发明(设计)人: | 黄德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文理学院 |
| 主分类号: | E04G21/06 | 分类号: | E04G21/06 |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 33220 | 代理人: | 方剑宏 |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绍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超声波 振动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超声波振动的砼振动装置及其方法,用在砼施工中对砼进行振动密实上。
背景技术
目前,砼施工中对砼进行振动密实都是机械振动器,现行施工中普遍采用偏心式或行星式振捣器,主要存在二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频率提高受到轴承寿命的限制,尽管采用各种不同结构,但由于受到振动轴承寿命的限制,有时只有十几小时的工作时间,这严重制约了振捣器的寿命和工作效率的提高。二是噪声污染严重,这在城市建筑中严重影响到环境。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利用超声波振动的砼振动装置,没有噪声污染,振动频率高,对砼密实效果好,本发明具有结构设计合理、方便高效的特点。
为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利用超声波振动的砼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超声发生器:通过超声发生器产生高频交流电,并将高频交流电转变为有一定功率输出的超声波振荡,提供振动板作往复振动所需的能量;
换能器;换能器与超声发生器相连,将超声发生器产生的超声波振荡转换成机械振动;
变幅杆:变幅杆与换能器相连,将换能器获得的超声振动的振幅加以放大,以得到超声振捣所需要的振幅;
振动板:振动板与变幅杆相连,接收经变幅杆放大后传递的超声振动,把振动传给砼骨料。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如下:
换能器采用压电效应换能器或磁致伸缩效应换能器。
变幅杆为变截面杆,设置有两根,变幅杆采用声阻小、疲劳强度高材料制成,通过变幅杆可以把振幅放大到0.05~0.1mm。
振动板与变幅杆之间采用螺纹联结,其螺纹联结处涂以凡士林油脂,以防止存在空气间隙。安装时,换能器、变幅杆和振动板应选择在振幅为零的“驻波节点”处固定。
本发明的次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超声波振动的砼振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通过超声发生器产生高频交流电,并将高频交流电转变为有一定功率输出的超声波振荡,传递给换能器,换能器将超声发生器产生的超声波振荡转换成机械振动,并借助于变幅杆把振幅放大到0.05~0.1mm左右,驱动振动板作超声振动,把振动传给砼骨料,使砼产生重质液体状态,从而使砼密实。由于每秒钟振动次数多达16000次以上,所以能够产生很好的密实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通过利用超声波振动的砼振动装置,具有成本低,结构简易、工作效率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超声发生器1、换能器2、变幅杆3、振动板4。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指的一种利用利用超声波振动的砼振动装置,主要有超声发生器1、换能器2、变幅杆3、振动板4组成,超声发生器1与换能器2通过导线相联,变幅杆3与换能器2相连,振动板4与变幅杆3相连。
超声发生器:超声发生器(超声电源)的作用是产生高频交流电,并将高频交流电转变为有一定功率输出的超声波振荡,以提供振动板作往复振动所需的能量。其基本要求是:输出功率和频率在一定范围内连续可调,工作可靠。
换能器;换能器与超声发生器相连,其作用是将超声发生器产生的超声波振荡转换成机械振动。可采用压电效应换能器和磁致伸缩效应换能器两种。压电效应换能器:石英晶体、钛酸钡(BaTiO3)以及锆钛酸铅(ZrPbTiO3)等物质在它们的两介面上加以一定电压,则将产生一定的机械变形,这一现象称为“压电效应”。如果两面加上每秒16000次以上的交变电压,则该物质产生高频的伸缩变形,使周围的介质作超声振动。为了获得最大的超声波强度,应使晶体管处于共振状态,当晶体片厚度为超声波长的四分之一时,产生的振动最为理想。磁到伸缩换能器:铁、钴、镍及其合金与铁氧化体等材料,其长度能随着所处磁场的强度或伸或缩的现象称为磁致伸缩效应。磁致伸缩换能器又可分为金属的和铁氧体的两类。金属换能器机械强度高、单位面积幅射功率大,工作性能稳定,电声效率较低(30%~40%)。可用于大、中功率振捣器。由于温度升高时磁致伸缩效应减弱,需采用强制水冷。铁氧体磁致伸缩换能器的电声效率较高(>80%),但机械强度低,单位面积幅射功率小,可用于小功率超声振捣器,可采用强制风冷或自然冷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文理学院,未经绍兴文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555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