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软土地区减少桩偏斜的基坑开挖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55452.6 | 申请日: | 2009-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487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强;马惠彪;施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学院 |
主分类号: | E02D17/02 | 分类号: | E02D17/02 |
代理公司: | 舟山固浚专利事务所 33106 | 代理人: | 范荣新 |
地址: | 316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土地 减少 偏斜 基坑 开挖 方法 | ||
1.一种软土地区减少桩偏斜的基坑开挖方法,在软土地基中完成桩基施工后,再进行基坑开挖,其特征在于在基坑开挖前先在桩周围挤土区内以干法钻进工艺打卸压孔,所说卸压孔是垂直孔,并是依桩基的对称中心对称地打在基桩周围,卸压孔孔底低于基坑底。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土地区减少桩偏斜的基坑开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卸压孔直径为100~150mm,卸压孔深度超过基坑开挖深度0.8~1.2m。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软土地区减少桩偏斜的基坑开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卸压孔在桩周的钻孔方式根据下列布桩情况以下列布局进行:
(1)当卸压孔是针对单桩基础时,所说卸压孔有4个各在以桩中点为交点的正交线上,卸压孔布置的对称中心为桩中点;
(2)当卸压孔是针对双桩基础时,所说卸压孔有7个各在以各桩中点为交点的正交线上,其中一条线通过双桩的两桩中点,卸压孔布置的对称中心为两桩中心连线的中垂线,其中一桩在两桩中心连线的中点;
(3)当卸压孔是针对等边三角形布局的三桩基础时,所说卸压孔有8个各在以各桩中心为交点的正交线上,其中一条线通过三桩中的两桩中心,卸压孔布置的对称中心为所说通过三桩中两桩中心的连线的中垂线,该中垂线同时通过另一桩;或者卸压孔有10个各在以各桩中心为交点的正交线上,其中各桩各有一条线组成各夹角为120°的Y形,卸压孔布置的对称中心为该Y形布局的三线的交点;其中一桩在等边三角形的中心点;
(4)当卸压孔是针对正方形布局的四桩基础时,所说卸压孔有12个各在以各桩中点为交点的正交线上,正交线中包括与正方形四边重合的四条线,卸压孔布置的对称中心为正方形的中心点,其中正方形四边中点各有一桩;
一行多桩的桩基按双桩基础处理;两行多桩的桩基按四桩基础处理;正方形四桩加中心桩的桩基按正方形四桩基础处理且中心卸压孔取消;
卸压孔与桩中心距在桩径的2.0~3.0倍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土地区减少桩偏斜的基坑开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打卸压孔是在基桩和维护桩施工完毕后进行的,方法是:在基坑范围内,以双数台地质钻机双向推进,并采用先周边,后中间的对称等速钻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软土地区减少桩偏斜的基坑开挖方法,其特征在于基坑边长超过40m时先将基坑等分成边长小于40m的分区或以后浇带作为分区界线分区,再按上述方法对各分区进行钻孔。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软土地区减少桩偏斜的基坑开挖方法,其特征在于基坑的挖土次序是基坑四周先开挖,再以“大基坑,小开挖”原则进行分区跳挖,其中分区原则是按后浇带分区块开挖,分区长度<40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土地区减少桩偏斜的基坑开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土方开挖前先在
基坑内设置明沟排水,沿基础轮廓线外不小于0.3m处挖排水沟,沟底低于基坑挖土面0.3~0.5m;
基坑内设置集水坑或集水井,分布的集水坑、井相对于基坑中线对称,集水坑、井的底部低于排水沟底1m;
排水沟和集水坑、井应随基坑的加深而逐渐加深;
各集水坑、井之间的水位差及集水坑、井中水位与开挖中的基坑底的高程差控制在0.5m以内。
8.如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软土地区减少桩偏斜的基坑开挖方法,其特征在于
土方开挖时按对称开挖;
基坑主体土方挖掘的容许误差为标高方向±50mm,长宽方向+500mm、-150mm;
坑底地梁、承台和底板垫层土方挖掘的容许误差为标高方向-50mm,长宽方向+200mm、-50mm;
若不慎超挖后采用塘渣经分层回填压实,所用塘渣料的最大粒径应不超过10cm,通过5mm筛孔的质量控制在30~50%;
同一处地梁同时开挖长度在10米以内,否则应当开挖一段后对这一段进行垫层施工并同时开挖另一段,且每段不超过10米;
基坑中承台挖掘完毕后应以砌砖模围护;
所挖出的土方必须及时运离工地。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软土地区减少桩偏斜的基坑开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土方开挖到底后,应立即进行地下工程作业。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软土地区减少桩偏斜的基坑开挖方法,其特征在于最好在某一分区基坑开挖到底时便在该处进行截桩、做垫层、支砖胎模围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学院,未经浙江海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5545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