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泮托拉唑及其钠盐口腔崩解片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154928.4 | 申请日: | 2009-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13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 发明(设计)人: | 金一;陈眉眉;王成润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K9/20 | 分类号: | A61K9/20;A61K31/4439;A61P1/04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周烽 |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泮托拉唑 及其 钠盐 口腔 崩解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制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泮托拉唑及其钠盐口腔崩解片。
背景技术
消化性系统疾病是常见的多发病,其中又以消化性溃疡尤其给人们带来很大的不便。质子泵抑制药(PPI),通过特异性和非竞争性的作用于泌酸的终末步骤——胃壁细胞上的H+-K+ATP酶(质子泵,酸泵),因而成为近代治疗胃酸异常分泌相关疾病应用得最多的基本药物之一。第一个PPI奥美拉唑(omeprazole,OMZ)于1989年在美国上市。以后的10年中在美国陆续上市的PPI有兰索拉唑(lansoprazole,LAZ)、雷贝拉唑(rabeprazole,RAZ)、泮托拉唑(pantoprazole,PAZ)。PAZ是一种氢/钾三磷酸腺苷酶抑制药,其适应症为短期(多至16周)治疗糜烂性食管炎伴有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ERD)。
OM为单烷氧基吡啶化合物,与H+-K+ATP酶Cys813和Cys822结合。服药2h后血浆浓度达高峰,半衰期约1h。LAN也属于苯并咪唑类,但因在吡啶环4位侧链导入氟原子,以三氟乙氧基为取代基,亲脂性较强,可作用于H+-K+ATP酶的三个部位,生物利用率较OME提高30倍。单剂量给药后,平均半衰期为1.3-1.7h。PAN为合成的二烷氧基吡啶化合物,在吡啶环4位上去甲基并与磺酸盐结合,在壁细胞小管中转化为环状次磺酰胺,生物利用率较OME提高7倍。在酸性条件下OME及LAN均稳定,血浆半衰期为1.18h。目前国内外PAZ的相关剂型有缓释混悬剂、肠溶胶囊、肠溶片。
本发明说涉及的口腔崩解片,属于多单元给药系统,药物服用后能在空腔中迅速崩解成独立的肠溶包衣微丸,进入胃肠道后不因个别微丸衣膜的破坏而影响整体的药效,与传统的肠溶片(单单元给药系统)相比,具有治疗重现性好、病人顺应性高等优势;而与胶囊剂相比,引起具有入口即迅速崩解、可分割性等,为临床用药带来更大的灵活性。目前相似上市品种有国外的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多单元片剂和奥美拉唑多单元微丸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泮托拉唑及其钠盐口腔崩解片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泮托拉唑及其钠盐口腔崩解片,它由泮托拉唑及其钠盐肠溶微丸和适宜的压片用辅料制成。泮托拉唑及其钠盐肠溶微丸与压片用辅料的重量配比为3∶7~7∶3。
进一步地,所述泮托拉唑及其钠盐肠溶微丸由内到外依次包括含药微丸、隔离层和肠溶层。含药微丸、隔离层、肠溶层的重量配比为100∶2-15∶10-200。
进一步地,所述含药微丸、隔离层和肠溶层优选含药微丸、隔离层、肠溶层的重量配比为100∶5-15∶30-100。
进一步地,所述泮托拉唑及其钠盐肠溶微丸在肠溶层外还可以包含一保护层,该保护层的重量为含药微丸的0.1~15%,优选为2~15%。
进一步地,所述含药微丸可以是直接将药物喷撒在空白丸芯上制成,也可以由药物和药用辅料混合后再涂布在空白丸芯上制成,还可以由药物和药用辅料混合滚圆制成。其中,丸芯和药用辅料可以选用淀粉、乳糖、微晶纤维素、甘露醇、无机盐类、聚乙二醇、聚维酮、交联聚维酮、羧甲基淀粉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交联羧甲基淀粉钠、滑石粉、微粉硅胶、硬脂酸镁、十二烷基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制成。
进一步地,如果是泮托拉唑及其钠盐和药用辅料混合后喷撒在空白丸芯上,则药物中还含有碱性稳定剂和粘合剂,碱性稳定剂包括碱性盐、弱碱性盐中的一种或几种,粘合剂可以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进一步地,所述隔离层由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尤特奇、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几种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肠溶层为邻苯二甲酸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丙烯酸树脂、邻苯二甲酸纤维素和聚乙烯醋酸酯类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几种制成的聚合物。此外,还含有增塑剂、抗粘剂、表面活性剂、遮光剂。增塑剂为柠檬酸三乙酯、邻苯二甲酸二甲酯、三醋酸甘油酯、癸二酸二丁酯、聚乙二醇类中的一种或几种;抗粘剂为滑石粉、微粉硅胶、硬脂酸镁、单硬脂酸甘油酯中的一种或几种;表面活性剂为吐温-80;遮光剂为二氧化钛。
进一步地,所述增塑剂的含量为聚合物干重的0.1%-100%,优选为10%-40%。抗粘剂的含量为聚合物干重的0.1%-100%,优选为5%-50%。表面活性剂含量为聚合物干重的0.1%-20%,优选为0.1%-10%。遮光剂的含量为聚合物干重的0.1%-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549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