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检测生物巯基分子的荧光探针及制备和使用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154570.5 | 申请日: | 2009-1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64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 发明(设计)人: | 徐建平;贾兰;计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G01N33/52;C09K11/06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张法高 |
| 地址: | 310027***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生物 巯基 分子 荧光 探针 制备 使用方法 | ||
1.一种检测生物巯基分子的荧光探针,其特征在于由金属纳米粒子和吸附 在金属纳米粒子表面的荧光标记聚合物组成的水溶液,水溶液的重量百分浓度 为0.00001~10%,金属纳米粒子粒径为1~100纳米,金属纳米粒子与荧光标 记聚合物的重量比为1~100∶0.1~100;
所述的荧光标记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含羟基的芘溶于四氢呋喃中制备得到重量百分比浓度为0.1~10%的 溶液,再加入与芘等质量的萘钾溶液,搅拌1~100分钟形成络合物,作为聚合 反应的引发剂;
2)加入单体环氧乙烷,单体环氧乙烷与引发剂的重量比为1~20∶1~200, 搅拌1~24小时,进行聚合反应;
3)加入0.5mL盐酸终止聚合反应,加入乙醚,使产物沉淀,过滤,真空 干燥1~100小时得到荧光标记聚合物,乙醚与溶剂体积比为1~5∶1~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测生物巯基分子的荧光探针,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金属纳米粒子为金纳米粒子、银纳米粒子、铂纳米粒子或钯纳米粒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5457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