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前大灯远近光控制电路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53877.3 | 申请日: | 2009-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043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高明煜;姚建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Q1/14 | 分类号: | B60Q1/14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杜军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大灯 远近 控制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前大灯远近光变换控制电路,主要用于汽车远近光一 体化灯具,属于电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车前大灯是保证汽车晚间安全行驶的一个重要部件,汽车在晚间高速公 路上行驶时,要求前大灯照射的距离足够远,而汽车在晚间城市街道行驶时, 又要求前大灯光照射的距离不要太远,以免影响其它车辆行驶。而传统的汽车 前大灯中远近光各用一只灯泡,因此灯具结构较复杂,尤其不适合新型汽车氙 气前大灯。
汽车氙气灯是继白炽灯和卤素灯之后的新一代高效节能绿色光源,氙气灯 的发光效率是卤素灯的4倍、寿命是卤素灯的10倍以上,并且显色性更好,因 此是替代传统卤素灯的理想光源。同其它传统的气体放电灯一样,氙气灯也具 有负阻效应,使用时必须配电子镇流器才能工作。目前氙气灯管和电子镇流器 的价格是普通卤素灯的数十倍,因此为了节约汽车前大灯具的成本,希望远近 光能共用一个光源和一个电子镇流器,通过远近光控制器汽车前大灯管能快速 伸缩,达到远光和近光分别照明之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汽车前照灯远近 光控制电路。
本发明包括单片机EM78P153、三端稳压电路、全桥功率驱动电路。
近光限位触点开关S1的一端与单片机EM78P153的P62脚连接,远光限位触点 开关S2的一端与单片机EM78P153的P63脚连接,远近光转换开关S3的两个触点分 别与单片机EM78P153的P64脚和P65脚连接,其中P64脚为近光信号端、P65脚为 远光信号端,近光限位触点开关S1的另一端、远光限位触点开关S2的另一端、 远近光转换开关S3的公共端以及单片机EM78P153的GND脚均与汽车蓄电池的负 极连接。
三端稳压电路包括三端稳压器U1、第一滤波电容C1和第二滤波电容C2。三 端稳压器U1的Vout端、第一滤波电容C1的一端与单片机EM78P153的Vcc脚连接, 三端稳压器U1的Vin端、第二滤波电容C2的一端与汽车蓄电池的正极连接,第一 滤波电容C1的另一端、第二滤波电容C2的另一端以及三端稳压器U1的GND脚均与 汽车蓄电池的负极连接。
全桥功率驱动电路包括第一PNP型三极管Q101、第二PNP型三极管Q102、第 一NPN型三极管Q201、第二NPN型三极管Q202、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 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 第三滤波电容C3。
第一PNP型三极管Q101的基极与第一电阻R1的一端、第二电阻R2的一端连 接,第二PNP型三极管Q102的基极与第五电阻R5的一端、第六电阻R6的一端连接, 第一NPN型三极管Q201的基极与第三电阻R3的一端、第四电阻R4的一端连接,第 二NPN型三极管Q202的基极与第七电阻R7的一端、第八电阻R8的一端连接;第一 PNP型三极管Q101的发射极、第二PNP型三极管Q102的发射极、第一电阻R1的另 一端、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均与汽车蓄电池的正极连接,第一NPN型三极管Q201 的发射极、第二NPN型三极管Q202的发射极、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第八电阻R8 的另一端均与汽车蓄电池的负极连接,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与单片机EM78P153 的P60脚连接,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与单片机EM78P153的P61脚连接;第六电阻 R6的另一端、第一PNP型三极管Q101的集电极、第一NPN型三极管Q201的集电极、 第三滤波电容C3的一端均与直流电机的一个输入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 第二PNP型三极管Q102的集电极、第二NPN型三极管Q202的集电极、第三滤波电 容C3的另一端均与直流电机的另一个输入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538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绝缘母线
- 下一篇:PEEK绝缘耐高温控制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