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草甘膦母液回收草甘膦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152427.2 | 申请日: | 2009-09-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489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周曙光;王硕;姜胜宝;吴建年;揭少卫;姜云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F9/38 | 分类号: | C07F9/38;B01D15/08 |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韩 洪 |
| 地址: | 311600浙江省建德市新安东路***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草甘膦 母液 回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草甘膦母液回收草甘膦的方法,针对含有N,N- 二甲基甘氨酸、硫酸根离子,铁离子以及砷、铅、汞等离子的杂质的 含盐量较高的草甘膦母液,采用阴离子吸附树脂,特别是弱碱性阴离 子吸附树脂,吸附分离并且包括以并联或串联方式进行的树脂分离, 从而对母液中的草甘膦进行分离,提高产品收率、有效降低成本,减 少污染。
背景技术
草甘膦,又名N-(膦酰基甲基)甘氨酸,是一种高效广谱除草 剂。目前主要有IDA法和甘氨酸法两种生产工艺。两种生产工艺都 存在草甘膦母液的处理问题。
CN101190926及CN1648131,采用在草甘膦母液中通入氨气的 方法调节PH值,回收三乙胺和得到浓缩后的草甘膦铵盐。
CN1676527公开了在草甘膦母液中加入碳酸氢铵,回收三乙胺, 滤液处理后配制草甘膦水剂的方法。
CN1824667公开了在草甘膦母液中依次通入氨气、二氧化碳, 反应后过滤,滤液用来配置草甘膦水剂的工艺。
CN101195639公开了对草甘膦母液,采用扩散渗析、电渗析以及 扩散渗析和电渗析的组合,分别回收盐酸、催化剂三乙胺和草甘膦的 工艺,该工艺所采用的扩散渗析膜,成本较高、寿命有限、分离速率 比较低,不利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并且电渗析的能效较高,并且分 离效果不理想。
CN1827626公开了采用膜技术提浓草甘膦母液中草甘膦的方法, CN101058586公开了利用膜技术浓缩分离高含盐草甘膦母液中草甘 膦的方法,CN101434620公开了通过多级膜浓缩技术从IDA法草甘 膦母液中分离出原药的工艺及生产系统,但膜的造价较高,并且寿命 有限,对于大规模生产有一定限制。
CN1050542公开了使含有N-膦酰甲基甘氨酸及杂质(例如N -甲酰基-N-膦酰甲基甘氨酸、亚磷酸等)的水溶液流过含有弱碱 性阴离子交换树脂的离子交换柱,以除去这些杂质,从而纯化和浓缩 N-膦酰甲基甘氨酸方法。
WO2006/055441公布了利用离子交换树脂从草甘膦合成中的含 水工艺料流中回收贵金属的专利。
草甘膦行业中对树脂的利用,现阶段主要用于除去草甘膦中的杂 质或者回收反应中的贵金属催化剂。用于除去草甘膦中的杂质所采用 的树脂均为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并且所处理的体系为含有N-甲 酰基-N-膦酰甲基甘氨酸和N-膦酰基甲基亚氨基二乙酸、亚磷酸 甲醛甲酸等杂质的草甘膦的母液。
离子交换树脂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具有离子交换能力的离子的 交换剂,不溶于水的高分子酸、高分子碱和高分子盐。离子交换 树脂中含有一种(或几种)化学活性基团,它即是交换官能团,在水 溶液中能离解出某些阳离子(如H+或Na+)或阴离子(如OH-或Cl -),同时吸附溶液中原来存有的其他阳离子或阴离子。即树脂中 的离子与溶液中的离子互相交换,从而将溶液中的离子分离出来。
阴离子交换树脂所采用的一般性的预处理工艺如下:
1、用1NNaOH溶液缓慢流过树脂,用量约为强碱性阴离 子树脂体积的2-3倍,弱碱性阴树脂体积的3-5倍, 每小时1.5倍床层体积流过。
2、用水冲洗,出水PH为9左右,用3倍树脂体积5%的 NaCl溶液流过树脂,流速与1相同。
3、用1N盐酸溶液流过树脂,用量及流速与1相同。
4、用水冲洗至出水PH为5左右。
5、用1NNaOH溶液,缓慢流过树脂,用量为树脂体积的 3-5倍,流速与1相同。
6、碱液流完后,用去离子水冲洗至出水PH值为7左右, 接近中性即可。
对于离子交换树脂,分离体系中的铁离子会导致离子树脂中 毒,并且阴离子树脂很容易被液相中的有机物污染,使树脂变黑, 分离功效降低,并且被分离的液相中的含盐量将显著影响离子交 换树脂的性能,含盐量越高,离子交换树脂的性能越差。
吸附树脂是指不含离子交换基团的高交联度体型高分子珠 粒,它内部有许多分子水平的孔道,提供扩散于吸附场所。吸附 树脂是一种具有多孔立体结构人工合成的聚合物吸附剂,是主要 依靠它和被吸附的分子(吸附质)之间的范德华引力,通过它巨 大的比表面进行物理吸附而工作的。吸附树脂是一种新型的非离 子型树脂,其分离原理与离子交换树脂有本质的区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524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