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有中间座位排的可移动座椅的轿车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152348.1 | 申请日: | 2009-06-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186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06 | 
| 发明(设计)人: | 弗兰克·利奥波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GM全球科技运作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N2/005 | 分类号: | B60N2/005;B60N2/02;B60N2/20;B60N2/4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侯 宇 |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中间 座位 移动 座椅 轿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轿车,尤其是轿厢车(或称“厢型车”),具有三排沿汽车纵向依次设置的座位排,其中中间座位排具有至少一个可整体沿汽车纵向移动的座椅,该座椅具有一个坐席部分和一个可相对于该坐席部分调节相互间夹角且可固定的靠背部分,以及在处于使用位置的座椅之前形成放脚空间。
背景技术
在实际中公知有多种所述类型的轿车,尤其是轿厢车。其中,前座位排的座椅,即驾驶员座椅和副驾驶员座椅,可通过为这些座椅配设的门到达。中间座位排的座椅也可通过为该座椅排配设的门到达。通过这些门还可到达后面的第三座位排。
在这种构造中,尤其是在第二座位排的座椅上装配有儿童座椅时几乎不可能登上第三座位排,但这种情形是一种典型情形,例如在儿童郊游时。为登上第三座位排需要改变中间座位排各座椅的靠背部分相对坐席部分的角度。
在轿车中,尤其是轿厢车中,人们追求在最小的轴距和舒适的座椅的情形下在汽车中提供大尺寸的货厢。在公知的构造中设计为,为此拆卸座椅或将中间座位排座椅的靠背部分向前翻折。撇开安装座椅时的误操作以及需要将已拆卸的座椅单独放置的缺点不谈,拆卸座椅是耗费的,并且给操纵者带来很多麻烦。反之,如果为形成增大的货厢而仅折叠靠背部分,那就出现了具有相对高水平的货厢底板的装载情形,使得货厢在高度上的利用不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进一步改进上述类型的轿车,即,第三座位排可通过设置在第二座位排区域内的车门良好地被接近。与在第二座位排上安装儿童座位无关,可通过为第二座位排配置的车门向后登上第三座位排。
该技术问题在开头所述类型的轿车中由此解决,即,座椅在坐席部分和靠背部分的位置不变时,可在不使用位置时定位在放脚空间内。
因此,按照本发明设计为,第二座位排的座椅可在不改变靠背部分相对坐席部分的位置的情况下从使用位置转移到不使用位置。在不使用位置上,座椅局部设置在放脚空间内。这意味着,在不使用位置,座椅的坐席部分至少在其前部区域内插入放脚空间。由此产生座椅一定程度的弯曲,尤其是这样的结果,即,在靠背部分相对坐席部分的位置不变时,靠背部分的靠背面或靠背部分基本上垂直地设置。因此,靠背部分可以定位成与前座位排座椅的靠背部分间距很小。由此在第二座位排座椅的靠背部分后面创造足够的空间,使得存在这样的可能性,即,轻易地通过配属于第二座位排的门向后登上轿车的第三座位排。在不使用位置,中间座位排座椅的坐席部分的表面相对水平线尤其向前斜向下地指向。坐席部分在转移到其不使用位置的下沉情形下形成翻转折叠该座椅的靠背部分的前提,以实现之后在此处形成的货厢底板的装载水平处于相对低的装载水平。
座椅的可移动性,具体来讲也就是坐席部分的可移动性,可以不同的方式实现。坐席部分通过导轨导引件和/或汽车底板上的摆动支座支承被看作是尤其有利的。整个座椅(左侧座椅或右侧座椅)可以借助于轨道导引件和/或摆动支座向前朝向前座椅移动。
从形成于第二座位排座椅区域内的货厢方面看,如果坐席部分和靠背部分分开地构造,但相互连接,是尤其有利的。用于支承,尤其是可枢转地支承靠背部分的支承斜撑优选在坐席部分的两侧与坐席部分连接,其中,支承斜撑可相对坐席部分调节和固定。用于支承靠背部分的支承斜撑因此可以相对坐席部分设置以及固定在不同位置上,并且因此预先给出了靠背部分在支承斜撑中的基本支撑位置,其中,靠背部分优选可相对支承斜撑占据不同位置。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扩展设计为,所述靠背部分可绕一轴枢转地由所述支承斜撑承接,其中,该轴平行于支承斜撑的设置在坐席部分中的枢转轴。尤其是靠背部分的枢转轴在支承斜撑中在座椅处于使用位置时设置在靠背部分的上自由端和坐席部分和支承斜撑的枢转轴之间,尤其在从坐席部分和支承斜撑的枢转轴到靠背部分的上自由端的一半间距处。在靠背部分相对支承斜撑的一个优选的枢转位置上,靠背部分在由坐席部分和靠背部分形成的座椅处于使用位置和不使用位置上时基本上垂直地定位。靠背部分为在该座椅的区域内形成货厢底板可定位在另一枢转位置上。优选靠背部分和支承斜撑可相互固定,尤其是相互卡锁地固定。因此,在靠背部分相对支承斜撑的不同位置保证了靠背部分和支承斜撑的一一配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GM全球科技运作股份有限公司,未经GM全球科技运作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523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