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换气装置的厨房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151847.9 | 申请日: | 2009-07-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178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06 |
| 发明(设计)人: | 木下敬介;松下芳朗;山田秀昭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A47B77/08 | 分类号: | A47B77/08;F24C15/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雒运朴;李 伟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换气 装置 厨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设有炉灶的烹饪台、和配置于该炉灶的上方且具有顶盖部和鼓风部的换气装置的带换气装置的厨房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设置有作为加热器嵌入于烹饪台的炉灶、和在其垂直上方收集油烟等废气并进行排出的换气装置的带换气装置的厨房装置。该换气装置是通过配置炉灶废气收集用的顶盖、和在顶盖的上方配置鼓风机单元而构成的。
以往的炉灶大多数是将嵌入于炉灶顶板的发热体以在跟前侧沿左右方向设置2个、在炉灶顶板的中央里侧设置1个的三角形配置来构成的。收集该炉灶废气的顶盖构成为覆盖炉灶发热体整体。因此,形成为向炉灶也就是向烹饪台的跟前方向很大地伸出。
这种炉灶的发热体配置的情况下,在利用跟前侧的发热体的加热中等时,难以使用里侧的发热体。另外,因伸出的顶盖的影响,对于操作中的站立姿势来说会有压迫感,还会有对前屈的姿势产生妨碍的情况。
另外,在炉灶被配置的烹饪台上表面,由于炉灶的进深尺寸大,因此在炉灶前没有能够作为操作区域使用的区域。
作为这种顶盖部被设置成向前方伸出的带换气装置的厨房装置,可以举出日本公开专利公报2006-326271(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10-267340(专利文献2)、日本公开专利公报2004-12019(专利文献3)、日本公开专利公报9-318121(专利文献4)。
另外,换气装置的顶盖的宽度是按照将在炉灶中并列配置的发热体的左右整个端部覆盖的方式来决定的。因此,在使用并列地具有多个、特别是具有3个以上发热体等总宽度较大的炉灶的情况下,存在需要与之对应地使用顶盖部的宽度大的换气装置的问题。
作为表示该顶盖与炉灶的宽度之间的关系的厨房装置,可举出专利文献2等。
另外,为了增加厨房装置整体的收纳容积,根据专利文献1、3、4等,已知有在炉灶的上方位置设置物品收纳部的装置。
专利文献1中所示的以往例是在换气装置的顶盖上沿前后方向并列配置物品收纳部和鼓风机单元而构成的,在专利文献3、4中,是在顶盖上沿左右方向并列配置物品收纳部和鼓风机单元而构成的。
然而,就作为换气装置的炉灶废气收集性能而言,在顶盖的垂直方向上的设置位置高的情况下,从炉灶到顶盖的距离变大,很明显换气装置的收集力会变小。
另外,电磁感应加热(IH)烹饪机等电热源的炉灶与煤气炉灶相比,加热时的上升气流少,而且在顶盖的设置位置高的情况下,换气装置的废气收集力变小。因此,希望降低顶盖高度位置。
然而,如果以增大废气收集性能为目的,而在专利文献1、3、4的方式中单纯地降低顶盖的高度位置,则由于顶盖的前端会靠近烹饪操作时的脸前部,因此会产生压迫感,从而存在损害使用炉灶时的便利性的问题。另外,由于从顶盖上表面到天花板为止的空间的上下长度必然变大,因此存在在顶盖上的鼓风机单元与天花板之间产生与排气性能无关的浪费的剩余空间的问题。
另外,上述任意的以往例中,都存在设于顶盖上的物品收纳部的收纳容积或者左右或前后方向的尺寸受鼓风机单元的容积的限制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以往例的问题而发明的。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带换气装置的厨房装置,其在实现烹饪台上的适宜的烹饪操作性,并且提高换气装置的废气收集性的同时,在烹饪操作时不会产生对脸前部的压迫感。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中提供具有以下构成的带换气装置的厨房装置。
即,本发明的带换气装置的厨房装置10具备:嵌入有炉灶24的烹饪台20;配置于炉灶24的上方且具有顶盖31及鼓风机单元33的换气装置30。在烹饪台20的平台(counter)23的上表面跟前侧,设有炉灶前操作区域S,且在其里侧,配置有炉灶24。顶盖31被配置成,从垂直上方覆盖炉灶24的发热体244,并且其前端位置在俯视下处于炉灶24的前端位置与发热体244的前端之间。
作为在这里所使用的炉灶24,并不是煤气炉或电炉等对热源方式特别限定的炉灶,但作为优选例子可以使用电磁感应加热烹饪机。
炉灶前操作区域S可作为放置盛菜的盘子的场所或锅等烹饪器具的临时放置场所等来加以利用,且形成为具有能够如此地加以利用的进深尺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工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518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