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灯照明系统及其变焦合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50889.0 | 申请日: | 2009-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296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9 |
发明(设计)人: | 郑权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7/00;F21V5/04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邬少俊;王英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照明 系统 及其 变焦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灯照明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包含变焦透镜的双灯照明系统。
背景技术
图1为示意图,显示了美国专利公告第US7182468号揭露的双灯合光系统100设计。如图1所示,利用光积分柱106、108分别地收集左侧灯源102的光束及右侧灯源104的光束并导入另一光积分柱110以获得合光效果。然而,因为左侧灯源102的光束及右侧灯源104的光束进入光积分柱110时的通孔大小,均为光积分柱110开口的一半,使集光效率受到限制,无法增加收光面积及收光角度。因此,公知设计被提出以解决此问题。
如图2所示,美国专利公告第US7201498号揭露一种双灯合光系统200设计,双灯合光系统200包含灯源202、204、合光透镜组206及可移动的反射棱镜208。通过反射棱镜208的移动可调整合光效果,但无法进一步改善收光角度以提高出光亮度。另外,如图3所示,台湾公开专利第TW200743822号揭露一种双灯合光系统300,包含合光棱镜302以反射灯源304、306发出的光束,且双灯合光系统300包含聚光透镜312、314、316以提高合光效果。类似的公知设计例如美国专利公告第US6224217号、美国专利公告第US7125144号也揭露包含合光棱镜及透镜组的合光系统设计。然而,这些公知设计中的合光棱镜无法移动,若仅开启单灯时无法提供良好的发光效率及亮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良好收光角度及出光亮度的双灯照明系统及其变焦合光装置。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为达上述的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双灯照明系统,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双灯照明系统包含设置在不同位置的第一光源及第二光源、光偏折装置、光匀化装置及透镜组件。第一光源产生第一光束且第二光源产生第二光束,光偏折装置设置在第一光束的第一光路及第二光束的第二光路以反射第一光束及第二光束,并使第一光束及第二光束合光成混合光束,且由光匀化装置接收并均匀化混合光束。透镜组件设置在光偏折装置与光匀化装置之间,透镜组件包含邻近光偏折装置的第一变焦透镜组及邻近光匀化装置的第二变焦透镜组,该第一变焦透镜组的构造与该第二变焦透镜组的构造相同,且该第一变焦透镜组的摆放位置与该变焦第二透镜组的摆放位置大致对称。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变焦合光装置,此变焦合光装置包含光偏折装置、光匀化装置及透镜组件。光偏折装置的第一侧面面向第一光源且第二侧面面向第二光源,光偏折装置设置在第一光源所产生的第一光束的第一光路及第二光源所产生的第二光束的第二光路的其中之一,以反射该第一光束及该第二光束的其中之一。光匀化装置接收并均匀化第一光束及第二光束的其中之一。透镜组件设置在光偏折装置与光匀化装置之间,以调整该光匀化装置的收光角度。透镜组件包含邻近光偏折装置的第一变焦透镜组及邻近光匀化装置的第二变焦透镜组,第一变焦透镜组的构造与第二变焦透镜组的构造相同,且第一变焦透镜组的摆放位置与第二变焦透镜组的摆放位置大致对称。光偏折装置为可动件,通过光偏折装置的移动以调整反射进入光匀化装置的第一光束的光量及第二光束的光量的其中之一。
在实施例中,光偏折装置的第一侧面面向第一光源且光偏折装置的第二侧面面向第二光源,且第一侧面可与第二侧面夹一直角且分别形成反射镀膜。
在实施例中,光偏折装置大致位于第一光源及第二光源的连线上,混合光束沿第一方向传递且该第一方向与该连线大致垂直。
在实施例中,第一变焦透镜组包含由光偏折装置朝光匀化装置排列的第一透镜及第二透镜,第二变焦透镜组包含由光偏折装置朝光匀化装置排列的第三透镜及第四透镜,该第一透镜与该第四透镜相同,且该第二透镜与该第三透镜相同。第一透镜的摆放位置为固定,且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及第四透镜的摆放位置为可调。
基于上述各个实施例的设计,通过对设置在光偏折装置与光匀化装置间的透镜组件进行变焦调整,可使光匀化装置的收光角度被调整而提高出光亮度。再者,因光偏折装置设计为可动件,通过光偏折装置的移动可调整反射进入光匀化装置的光量。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显示公知双灯合光系统设计的示意图。
图2为显示另一公知双灯合光系统设计的示意图。
图3为显示另一公知双灯合光系统设计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508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泛光吸顶灯
- 下一篇:中央空调水系统防腐阻垢再生处理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