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借助钻头钻削墙砌体等等时用来抽吸钻屑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50522.9 | 申请日: | 2009-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0742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23 |
发明(设计)人: | E·布伦特内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D7/02 | 分类号: | B28D7/02;B28D1/1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邓 斐 |
地址: | 德国菲尔斯***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借助 钻头 钻削墙砌体 等等 用来 抽吸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借助钻头钻削墙砌体等等时用来抽吸钻屑的装置,具有至少一个低压腔、至少一个抽吸部位和一个用于抽吸单元的接头,所述抽吸单元吸走在抽吸部位附带产生的钻屑。
背景技术
这种装置用来在抽吸部位抽吸钻削墙砌体时附带产生的钻屑,以使它们不掉落到地面上。为此,该装置被连接到一吸尘器的抽吸软管上,用该吸尘器从抽吸部位抽吸钻屑。这时在低压腔内形成一负压,其负责使装置顶压着墙砌体被吸紧。因此在钻削过程中不必用手把持该装置。钻头通过低压腔壁上的一个孔口装入。在钻削时附带产生的钻屑在低压腔内产生涡旋。这样造成的结果是,墙砌体在钻削部位的周围区域中沾染上墙砌体相应材料的颜色,而使得在钻孔后和从墙上取下装置后存在一种围绕着钻削部位的斑痕。
此外还已知这样的装置,其具有内置的泵,该泵借助于蓄电池操纵。为了吸收在钻削时附带产生的钻屑,该装置配有一个用来容纳钻屑的收集腔。它是开放的,以便使钻头能穿过。然而,只有当收集腔位于在钻削时形成的钻屑的下落区域时,对钻屑的抽吸才足够有效。在垂直的墙壁上钻孔便是这种情况,收集腔位于钻削部位下方。这样钻屑就能向下落入收集腔内。但是常常要在屋顶或地面区域内钻孔。而这时只有少部分钻屑到达收集腔内。此外收集腔的捕集能力也很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如此设计这一类型的装置,以使附带产生的钻屑在钻削过程期间能被可靠地吸走,而不损坏墙砌体表面,并且不依赖于装置所处的方位。
按照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借助钻头钻削墙砌体等等时用来抽吸钻屑的装置,具有至少一个低压腔、至少一个抽吸部位和一个用于抽吸单元的接头,所述抽吸单元吸走在抽吸部位附带产生的钻屑,其特征为:所述抽吸部位和所述低压腔空间上是相互隔开的。从而,对于这一类型的装置,上述目的由此得以实现。
在本发明的装置中,抽吸部位(在这个部位用钻头实施钻削)和低压腔在空间上是相互分开的。从而防止钻屑到达低压腔内并在这个区域内在墙砌体上留下一个斑痕。
导向套有利安装在一抽吸套内。这里有利的是,利用抽吸套及导向套,可以覆盖钻头的一个较大的直径区域,例如6mm至16mm或12mm至20mm的直径区域。
为了能够可靠地抽吸钻屑,接头是一连接套管,它连接到抽吸套上。在连接套管上可以连接吸尘器的抽吸软管,用该吸尘器可以从抽吸部位直接抽吸钻屑。因此也就可以毫无问题地抽吸大量钻屑。
为使操作者在钻削过程中不太受装置的干扰,连接套管有利地与抽吸套的轴线成锐角延伸。
导向套和抽吸套有利地经由一通道口与连接套管流通连接。因此钻屑可以从抽吸部位被吸走,并通过连接套管输出。
为了能够在尽可能大的圆周区域上可靠地抽吸在钻孔时附带产生的钻屑,通道口有利地在导向套和抽吸套的圆周方向(Umfangsrichtung)上延伸。因此通道口具有一种不同于圆形的外围轮廓。
有利地,至少一个孔口通入低压腔内,该孔口将低压腔与连接套管流通连接。在低压腔的壁中还有利地设置至少一个卸载孔口。通过这两个孔口,可以用抽吸单元尤其是吸尘器产生一个沿连接套管的抽吸方向分布的气流。通过这个强制气流保证:经由连接套管抽出的钻屑不会通过孔口重新掉落到低压腔中。
有利的是,将低压腔与连接套管流通连接的孔口通过一隔板与连接套管内的抽吸通道分隔开。这个隔板与强制气流结合,能可靠地用来使钻屑不会从连接套管通过孔口进入低压腔内。因此,可以毫无问题地将本发明的装置安置在垂直墙壁上。抽吸气流以及强制气流在装置的这个方位上也能用来顺畅地抽吸钻屑,并且不使钻屑通过孔口进入低压腔。
为了使抽吸单元特别是吸尘器能方便地与装置连接,可在连接套管内插入一联接件,用以连接抽吸软管。该联接件也可以设计成这样,即,使它可套到连接套管上。以此方式,本发明的装置可以方便地与抽吸单元连接,不用花大的力气。
为了使本发明的装置在每个方位都可以与抽吸软管毫无问题地连接,联接件有利地设计成一肘形零件。
这里,如果该肘形零件可以在连接套管内旋转,则是有利的。这样便可以将肘形零件的从连接套管中伸出来的部分调整到对于工作最有利的方位。
为了使得由于连接抽吸软管对装置产生的负荷尽可能地小,联接件的相互成角度的各部分的轴线的交点从装置后面的相邻边缘的突出量在俯视图内看很小,尤其是为零。突出量产生一杠杆臂,而由于采取了上述设计,该杠杆臂是很小的,因此在工作时在装置上只作用一个很小的力。由此防止:作用在装置上的这个力大于将装置吸到墙砌体上的压紧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星有限公司,未经电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505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