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给袋式包装机的扇形式扎袋机构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149893.5 | 申请日: | 2009-06-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9092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2 |
| 发明(设计)人: | 蔡建武;蔡旭光;张银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建武 |
| 主分类号: | B65B51/08 | 分类号: | B65B51/08;B65B61/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25207浙江省瑞安市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袋式包 装机 形式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以对糖果、药品、饮料、种子等颗粒状、块状、浆状或液体状物料进行自动包装的给袋式包装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给袋式全自动包装机所使用的包装袋有普通型四边封袋、自立袋、拉链袋等,通过对该包装袋(原三边已封好,只需对开启的上开口一边进行热封)依次进行给袋、夹袋、开启、充填、热封、整形到输出工序来完成所需物料的包装。其中包装袋的热封工序是利用热封刀对该四边封袋的上开口进行热封包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包装的要求不仅仅只是包装密封的质量,更是有外形美观的追求,以实现包装的多样化,使用细长的彩带进行扎口包装也成为一种新的包装形式、新的时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使用细长的彩带对四边封包装袋进行扎口包装、包装袋外形美观的给袋式包装机的扇形式扎袋机构。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给袋式包装机的扇形式扎袋机构,依次包括彩带长条输入装置、彩带段条输出装置、袋口下扇形式折扎装置、袋口上扇形式折扎装置、彩带扎袋口装置:
所述的彩带长条输入装置包括传接轮、输入轮,输入轮通过同轴连接的链轮与输带气缸相连;所述的彩带段条输出装置包括裁带气缸,裁带气缸通过连杆与彩带夹相接,该彩带夹与彩带长条输入装置的输入轮相邻,彩带夹装在彩带夹架上,该彩带夹架的侧边装有裁刀;
所述的袋口下扇形式折扎装置包括装在底板上的扎形气缸,扎形气缸通过连接板与左滑板相连,左滑板中装有滑动轴并通过同步带与同步轮的组合与右滑板相连,右滑板也穿在该滑动轴上,所述的左滑板、右滑板的另一端均穿有滑杆,在该滑杆上、左右滑板之间处装有下扇形式折扎板,滑杆、滑动轴的两端分别通过滑杆支承座、滑动轴支承座而装在底板上,左、右滑板上均装有限位块;所述的袋口上扇形式折扎装置包括与袋口下扇形式折扎装置的限位块的上部相接的左、右上滑动板,该左、右上滑动板中均穿有导轴,所述的左、右上滑动板的另一端均穿有上滑动杆,在该上滑动杆上、左右上滑动板之间处装有上扇形式折扎板,导轴、上滑动杆的两端均装有侧板,侧板通过装在侧板端部的转轴而装在支柱上,支柱的另一侧依次通过该转轴、中心支架与开闭气缸相连,所述的上扇形式折扎板与下扇形式折扎板及彩带夹的位置上下相互对应;
所述的彩带扎袋口装置包括装在袋口上扇形式折扎装置的中心支架及侧板上方的轧带气缸,轧带气缸通过链条而接有扎带链轮,扎带链轮通过扎带链轮轴而与扎带转叶相连,该扎带转叶装在所述的侧板下方并与彩带段条输出装置的彩带夹的位置上下相互对应。
采用本发明结构后,通过上述各装置的彩带长条的输入、彩带段条的输出,对包装袋袋口进行下扇形式与上扇形式的共同折扎造型,最后由彩带段条对包装袋袋口进行扎口包装,从而提升了包装袋包装的质量和外形的美观度,实现了包装的多样化,满足了人们对包装的不同需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给袋式包装机的扇形式扎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彩带长条输入装置及彩带段条输出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袋口下扇形式折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袋口上扇形式折扎装置及彩带扎袋口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4可知,本发明给袋式包装机的扇形式扎袋机构,依次包括彩带长条输入装置、彩带段条输出装置、袋口下扇形式折扎装置、袋口上扇形式折扎装置、彩带扎袋口装置:
如图1、图2所示,所述的彩带长条输入装置包括传接轮4、输入轮7,输入轮7通过同轴连接的链轮6(并通过链条5、接头12)与输带气缸10相连(链条5的另一端装有拉簧3,拉簧3装在拉簧管9中);所述的彩带段条输出装置包括裁带气缸11,裁带气缸11通过(连接块13及)连杆14与彩带夹16(该彩带夹16具有让彩带条经过的凹槽65,可为“U”形或“V”形彩带夹)相接,该彩带夹16与彩带长条输入装置的输入轮7相邻,彩带夹16装在彩带夹架64上,该彩带夹架64的侧边(即与输入轮靠近的一侧)装有裁刀15;该两装置均装在机架62内。彩带长条2通过压带辊1及压带辊架61而接到传接轮4、输入轮7上,输入轮7上方装有上压轮8,彩带长条压在上压轮与输入轮之间,并将彩带长条接入彩带夹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建武,未经蔡建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4989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