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钓竿与钓线引导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49629.1 | 申请日: | 2009-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731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发明(设计)人: | 大村一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01K87/04 | 分类号: | A01K8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陶凤波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钓竿 引导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用卷线缠上而紧缚在竿体上的钓线引导器以及紧缚该 钓线引导器的钓竿。
背景技术
通常,在竿体上固定钓线引导器时,在竿体上载置钓线引导器的脚部的 状态下,通过横跨脚部和竿体缠上卷线,首先将钓鱼引导器紧缚在竿体上。 接着,在该紧缚的状态下,将具有粘接性的合成树脂剂涂在卷线的线卷列部 分而加固。
即使如上所述进行了固定,如果沿着该脚部从线卷列部分脱出的方向对 钓线引导器施加力,则脚部也容易滑动,在极端的情况下会导致脱出。
于是,为了阻止脚部的滑动,在专利文件1和2中提出了在脚部的左右 两侧形成向外侧突出的一对突出部的方案。
专利文件1:日本外观设计注册第455238号的相似外观设计注册第1 号公报
专利文件2:日本实公昭62-1904号公报
然而,即使根据专利文件1和2在脚部形成了突出部,脚部仍然也较容 易进行滑动。
发明内容
于是,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善脚部形状的钓 线引导器及钓竿,该钓竿通过使用所述钓线引导器将钓线引导器的脚部能够 更加牢固地固定在竿体上。
通常考虑到作业效率,采用缠线机对卷线施加一定的张力并进行缠绕作 业。另外,由于突出部的脚底侧跟前的宽度窄,因此卷线在该部位的系紧力 比突出部相对小。本发明人通过改变脚部的突出部的位置等,在卷线的线端 处理作业中勒紧卷止侧的线卷列时使突出部的跟前的线卷列部勒紧,成功有 效地阻止了脚部的滑动。
第一方面发明的钓竿用的钓线引导器,横跨钓线引导器的脚部和竿体缠 上卷线而将所述脚部紧缚在所述竿体上,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脚部的全长 设为100%的情况下,从所述脚部的宽度方向两侧分别向外侧突出的一对突 出部的脚底侧根部位于自脚尖的70%~80%的范围,并且,所述脚部的宽度 从其脚底到所述脚底侧根部逐渐变窄。
第二方面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方面发明所述的钓线引导器 中,一对突出部的形成部位的最大脚宽尺寸被设定为等于或小于脚底的 脚宽尺寸。
第三方面的发明是第一方面发明或第二方面发明所述的钓线引导器 被紧缚于竿体而构成的钓竿。
根据本发明的钓竿,钓线引导器牢固地紧缚在竿体上,并且即使沿 着脱出的方向施加力也难以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钓竿的立体图;
图2是安装在图1的钓竿上的钓线引导器的立体图;
图3是图2的钓线引导器的俯视图;
图4是用于制造图1的钓竿的、卷线的缠绕作业的说明图;
图5是继图4后卷线的线端处理作业的说明图;
图6(1)、图6(2)、图6(3)是针对图4和图5表示从线卷列部抽出 卷线后的勒紧作业开始前、中途、结束后的状态变化的图;
图7(1)、图7(2)是针对图4和图5表示每个线卷列部位的勒紧力不 同的图;
图8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钓线引导器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钓竿
3钓线引导器(第一实施方式)
5环保持部
7脚部
9锥部
11,11一对突出部
s竿体
t卷线
z线卷列部
A脚底
B根部
C顶点
D脚尖
x1一对突出部11,11的形成部位的最大宽度尺寸
x2脚底的宽度尺寸
21钓线引导器(第二实施方式)
23,25脚部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至图7说明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钓竿1。
首先,根据图1和图2说明钓线引导器3的整体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富士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496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悬臂皮带机张紧机构
- 下一篇:后壳类产品标签粘贴位置标记的标记方法及其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