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保护膜形成用感射线性树脂组合物及保护膜的形成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149137.2 | 申请日: | 2009-06-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0925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23 |
| 发明(设计)人: | 高濑英明;上田二朗;藤冈昌泰;谷本加奈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JSR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G03F7/004 | 分类号: | G03F7/004;G06F3/041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幸商标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激扬 |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保护膜 形成 射线 树脂 组合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一种在触摸面板中的透明导电膜的保护膜的形 成上极为良好的感射线树脂组合物及其形成方法。
背景技术
在触摸面板方面,有电阻膜式、静电容式、超声波式、光学 式、电磁感应式等,至今为止在价格方面上是以电阻膜式为主流。 然而,在电阻膜式方面具有误操作较多等缺点,使得采用静电容 式的制造商有增加的倾向。在静电容式方面,在基板上形成如 ITO(Indium Tin Oxide)膜的透明导电膜,为了保护该种透明导电膜, 必须在透明导电膜上形成具备耐磨擦性,且与基板有良好粘着性 的保护膜(参照日本特开平6-195174号公报及日本特开2009- 69984号公报)。
在日本特开2009-69984号公报中,作为保护膜,利用溅射 法或CVD法形成氧化硅膜。在此情况下,玻璃基板大型化时,将 需要长时间的成膜时间,而有导致降低生产效率的问题。此外, 利用这种方法所形成的保护膜,因为与基板之间的粘着性极差, 或是硬度不足的缘故,在搬送时或输送时易产生伤痕、剥离,存 在作为触摸面板的可靠性降低的问题。
由于上述状况而强烈期望开发出作为保护膜的透明度高、与 透明导电膜间的粘着性优越、高硬度,且耐磨擦性优异的触摸面 板的保护膜形成用感射线性树脂组合物。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19517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69984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作为保护膜的透明度高、 与透明导电膜间的粘着性优越、高硬度,且在耐磨擦性方面优异 的触摸面板的保护膜形成用感射线性树脂组合物。
根据本发明,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及优点是通过下述几个方面 而实现:
第一、一种触摸面板的保护膜形成用感射线性树脂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保护膜包含:(A)碱溶性树脂、(B)具有从下式(1)及下 式(2)中选择出的1个以上的乙烯性不饱和基的化合物、(C)感射线 性聚合引发剂。
(在此,X选自氢原子、碳原子数1~6的烷基、丙烯酰基或甲 基丙烯酰基,至少1个X是丙烯酰基或甲基丙烯酰基。W表示碳 原子数1~6的亚烷基、含有1个不饱和键的碳原子数2~6的亚 烷基、亚苯基或环己基)。
第二、根据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一种触摸面板的保护膜形成 用感射线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A)碱溶性树脂是将含有(a1) 不饱和羧酸及/或不饱和羧酸酐,以及(a2)含有环氧基的不饱和化 合物的单体进行共聚合而形成的共聚物。
第三、一种触摸面板的保护膜形成用感射线性树脂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含有(D)多官能阳离子聚合性化合物,但是,不包括与 (A)碱溶性树脂相同的情形。
第四、根据技术方案3所记载的触摸面板的保护膜形成用感 射线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E)通过加热产生酸的化合物。
第五、一种触摸面板用保护膜,其由所述感射线性树脂组合 物所形成。
第六、一种保护膜的形成方法,其是使用所述感射线性树脂 组合物形成覆膜,接着进行放射线的照射处理以及加热处理。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中,作为具有透明导电膜的基板的基板材料有玻璃 等,作为透明导电膜是ITO膜。且,这种基板的局部也有时由二 氧化硅形成。
在本发明中,在透明导电膜的表面上则形成保护膜,涂布用 以形成保护膜的感射线性树脂组合物(以下,简称为「保护膜形成 用组合物」),通过曝光、显影及加热而形成保护膜。
本发明的保护膜形成用组合物,含有碱溶性树脂、具有羧基 的多官能性丙烯酰基单体及感射线性聚合引发剂。
在本发明中,作为碱溶性树脂(以下,简称为共聚物(A)),只 要对在含有该成分的感射线性树脂组合物的显影处理工序中所使 用的碱性显影液具有可溶性,并无特别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JSR株式会社,未经JSR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491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