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造充气器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147383.4 | 申请日: | 2009-06-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0873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23 |
| 发明(设计)人: | 浅沼准一;樫谷宜孝;森圭介;荒木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17D5/06 | 分类号: | F17D5/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顾红霞;何胜勇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制造 充气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造如下混合型(hybrid type)或存储型(stored type)充气器的方法:该充气器具有充填压缩气体的构造,该压缩气 体作为充气气体供应到气囊中。
背景技术
传统上,在通过将压缩气体充填到壳体(也称之为瓶体)内部 来构造的这种类型的充气器中,在壳体中形成用于充填压缩气体的开 口。在充填压缩气体之后,利用通过电阻焊接法焊接到开口的周缘上 的阻塞体(也称之为焊接销)阻塞该开口(例如,参考 JP-A-2000-227199)。
在制造这种充气器时,壳体的开口的周缘被筒形遮盖件覆盖并 同时保证密封性(气密性),并且将阻塞体布置在开口中以便将该阻 塞体插入到开口中,使得在阻塞体与开口的内周表面之间设置有间 隙。此外,用于电阻焊接的电极设置在阻塞体上方。随后,使从压缩 气体源供应的压缩气体流入遮盖件中,并且经由阻塞体与开口的内周 表面之间的间隙将流入的压缩气体充填到壳体中。一旦完成了将压缩 气体充填到壳体中的操作,则在遮盖件按压开口的周缘以保证气密性 的状态下,降低电极以使电极按压阻塞体。当将阻塞体按压在开口的 周缘上时,用电阻焊接电流对阻塞体通电从而将阻塞体电阻焊接到开 口的周缘上并固定阻塞体以阻塞开口,从而制造充气器。
然而,在制造充气器的传统方法中,不是在大气环境下将阻塞 体固定到开口的周缘上。也就是说,在被充填到壳体中的压缩气体的 压力(35MPa至55MPa)下,在利用包围开口、阻塞体、和用于电 阻焊接的电极的遮盖件来保证气密性的同时,对阻塞体进行电阻焊 接,从而使得不存在漏气现象。因此,由于在遮盖件中包括电极的可 移动部分的密封结构,所以配备有充填喷嘴和电极的充填装置变得复 杂。因此,在用简单的方式制造充气器方面存在改进的空间。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而做出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 利用具有简单构造的充填装置容易地低成本地制造的充气器的制造 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通过将 作为充气气体供应到气囊中的压缩气体充填到壳体中来制造的充气 器的制造方法,包括:壳体准备步骤,其中所述壳体具有用于所述压 缩气体的开口;阻塞体准备步骤,其中阻塞体阻塞所述开口,并且贯 穿所述阻塞体设置有将所述压缩气体充填到所述壳体中的充填通道; 阻塞体设置步骤,其是所述壳体准备步骤和所述阻塞体准备步骤之后 的步骤,所述阻塞体设置步骤是这样的步骤,即所述阻塞体在所述开 口中布置成使所述压缩气体的充填通道的出口朝向所述壳体的内侧, 而所述压缩气体的充填通道的入口朝向所述壳体的外侧,从而经由所 述充填通道将所述壳体的内部与外部彼此连通;阻塞体抵接步骤,其 是所述阻塞体设置步骤之后的步骤,所述阻塞体抵接步骤是这样的步 骤,即将所述阻塞体与所述开口的周缘抵接,以便保证所述阻塞体与 所述开口的周缘之间的密封性;充填喷嘴布置步骤,其是所述阻塞体 抵接步骤之后的步骤或者是与所述阻塞体抵接步骤同时执行的步骤, 所述充填喷嘴布置步骤是这样的步骤,即注入所述压缩气体的充填喷 嘴按压在所述阻塞体的入口的周围以便保证密封性;压缩气体充填步 骤,其是所述充填喷嘴布置步骤之后的步骤,所述压缩气体充填步骤 是这样的步骤,即从所述充填喷嘴注入所述压缩气体以经由所述充填 通道将所述压缩气体充填到所述壳体中;充填通道阻塞步骤,其是所 述压缩气体充填步骤之后的步骤,所述充填通道阻塞步骤是这样的步 骤,即用电阻焊接电流对所述阻塞体通电以便通过将所述充填通道的 内周表面熔融固化来阻塞所述充填通道,从而对所述充填通道的内周 部进行电阻焊接;以及阻塞体固定步骤,其用于将所述阻塞体固定到 所述开口的周缘上以便允许维持密封性,其中所述阻塞体固定步骤与 所述阻塞体抵接步骤同时执行或在所述阻塞体抵接步骤之后执行。
在根据本发明的制造充气器的方法中,在将所述压缩气体充填 到所述壳体中时,所述压缩气体充填步骤在所述充填喷嘴布置步骤之 后执行。随后,在充填通道阻塞步骤中,通过利用电阻焊接法来阻塞 所述阻塞体的充填通道,从而制造所述充气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合成株式会社,未经丰田合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473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尘式红碎茶锤切拣梗生产线
- 下一篇:含有三取代甘油化合物的口服剂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