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服务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46680.7 | 申请日: | 2009-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233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2 |
发明(设计)人: | 夏春华;范文纲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26 | 分类号: | G06F1/26;G06F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服务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服务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主电源供应装置和冗余电源供应装置的高效率服务器。
背景技术
在服务器系统设计中,高效率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各家服务器厂商也争相打出节能减排的品牌口号,例如满足拯救气候(climate saver)等标准的口号。但是,在设计时就确实需要满足这样的标准,所以想尽办法来提高效率。现有技术中有一大部分的服务器都是选用冗余电源设计,即:服务器在开机时,主电源供应装置与冗余电源供应装置会同时运作,用于防范其中之一损坏时,使用另一个作为备源机制。
基于上述,如何在冗余电源现有的状况下提高服务器系统的效率呢?这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是个很好的课题。由于电源的效率曲线是有基本规则的(如图1所示),在服务器系统处于轻载(即<20%负载)或重载(即>80%负载)时,服务器系统的效率会下降至大约88%左右,而在服务器系统处于中载(即50%负载)时,服务器系统的效率会最高且大约为92%左右。然而,基于冗余电源设计,在服务器系统处于轻载的状况下,由于主电源供应装置与冗余电源供应装置这两个电源会产生分流,从而使得这两个电源的负载会更轻,进而导致服务器系统的效率会更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服务器,其可以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所涉及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服务器,其包括服务器系统、主电源供应装置、冗余电源供应装置、电源管理控制器,以及负载检测单元。电源管理控制器连接主电源供应装置,用以在服务器开机时,输出第一控制信号以控制主电源供应装置运作,从而让主电源供应装置提供第一输出电压给服务器系统。负载检测单元连接主电源供应装置与冗余电源供应装置,用以接收并检测所述第一输出电压是否低于一预设电压,并据以输出第二控制信号以控制冗余电源供应装置是否运作,从而决定冗余电源供应装置是否提供第二输出电压给服务器系统。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为低电位。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负载检测单元包括比较器。比较器的正输入端用以接收所述第一输出电压,比较器的负输入端用以接收所述预设电压,而比较器的输出端则用以输出所述第二控制信号。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输出电压高于所述预设电压时,比较器的输出端输出高电位的第二控制信号,用于控制冗余电源供应装置停止运作。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输出电压低于所述预设电压时,比较器的输出端输出低电位的第二控制信号,用于控制冗余电源供应装置运作,从而让冗余电源供应装置提供所述第二输出电压给服务器系统。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输出电压高于所述预设电压时,表示服务器系统处于轻载或中载。另外,当所述第一输出电压低于所述预设电压时,表示服务器系统处于重载。
基于上述可知,本发明主要是通过负载检测单元来检测主电源供应装置所提供的输出电压以获知服务器系统的负载状态。当负载检测单元检测出服务器系统处于重载时,则致使冗余电源供应装置提供输出电压给服务器系统,并当负载检测单元检测出服务器系统处于轻载或中载时,则致使冗余电源供应装置停止运作。如此一来,主电源供应装置与冗余电源供应装置这两个电源在服务器系统处于轻载时并不会产生分流,从而可以提升服务器系统的效率。
应了解的是,上述一般描述及以下具体实施例仅为例示性及阐释性的,其并不能限制本发明所欲主张的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服务器选用冗余电源设计的输出电压对应服务器系统的负载-效率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服务器的方块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负载检测单元的电路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200:服务器 201:服务器系统
203:主电源供应装置 205:冗余电源供应装置
207:电源管理控制器 209:负载检测单元
301:比较器 CS1:第一控制信号
Vout1:第一输出电压 CS2:第二控制信号
Vout2:第二输出电压 PV:预设电压
具体实施方式
现将详细参考本发明的实施例,在附图中说明所述实施例。另外,凡可能之处,在附图及实施例中使用相同标号的元件/构件/符号代表相同或类似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466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