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胎形成方法和生胎形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46670.3 | 申请日: | 2009-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186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06 |
发明(设计)人: | 鬼松博幸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9D30/32 | 分类号: | B29D30/32;B29D30/2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雒运朴;李 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形成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将胎圈芯之间的胎体帘线路径均匀化,能够提高轮 胎均匀性的生胎形成方法和生胎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在形成具有子午线构造的生胎的情况下,例如如图13所示,通过使 用圆筒状的成型鼓a,并且在该成型鼓a上缠绕包含胎体的片状体,从 而形成两端部从上述成型鼓a伸出的圆筒状的胎体筒体b。这里,在上 述片状体中还可以进一步包含内衬胶、胎侧胶、胎圈包布等。
之后,将该胎体筒体b的伸出部b2缩径为小径的筒状,并且使从 其两外端侧插入的胎圈芯组合体c向轴芯方向内侧移动,按压于成型鼓 a的轴芯方向外侧面,从而利用上述片状体的橡胶粘着力将胎圈芯组合 体c固定在成型鼓a的轴芯方向外侧面并且进行定位。而且,在这样的 状态下,将胎圈芯组合体c的三角胶c1倒入后,再利用气袋e将上述 伸出部b2绕胎圈芯组合体c折回。
在此,上述伸出部b2的缩径是通过使用具有将一端轴式固定在该 圆周上的可自由竖立倒入的多个板簧片f的缩径夹具,通过从各板簧片 f的竖立状态倒入来将上述伸出部b2缩径为小径。
然而,在将胎体筒体b缩径的以往方法中,在上述板簧片f倒入的 时刻和/或在板簧片f与成型鼓a的间隔中左右产生偏差。另外,在每个 板簧片f中缩径力也存在偏差。另外,由于胎圈芯c2和胎体筒体b之 间未牢固地固定,因此在三角胶c1倒入和伸出部b2折回之时,易产生 胎圈芯c2偏移与胎体筒体b错位。
其结果是,引起胎体的帘线排列疏密,并且存在在胎圈芯c2、c2之 间的胎体帘线路径在周向上不均匀降低轮胎的均匀性的问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7-2492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1-26024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胎体的帘线排列疏密 以及胎体帘线路径的不均匀化,提高轮胎的均匀性的生胎形成方法以及 生胎形成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技术方案1的发明是一种生胎形成方 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胎体筒体形成步骤,其在能够扩缩径的带式鼓 上形成直圆筒状的胎体筒体;胎圈芯压接步骤,其在该带式鼓上的胎体 筒体的径向外侧且比该胎体筒体的两端靠近轴芯方向内侧的规定位置 上,通过插入预先在胎圈芯的外周安装有三角胶的胎圈芯组合体而与胎 体简体压接;胎体筒体移载步骤,其将带有上述胎圈芯组合体的胎体筒 体移载到被鼓轴所支承的能够扩缩径的中央鼓的外周;胎圈锁定步骤, 其通过使能够扩缩径的胎圈锁定环扩径,从而在该胎圈芯组合体与上述 胎圈锁定环之间一边夹压上述胎体筒体,一边固定上述胎圈芯组合体; 胎体扩张设置步骤,其通过使上述中央鼓扩径,从而在被上述胎圈锁定 环固定的胎圈芯组合体之间将胎体筒体向径向外侧扩张设置;型芯抵接 步骤,其通过使上述胎圈锁定环向轴芯方向内侧横向移动,从而经由上 述胎体筒体来使被上述胎圈锁定环固定的胎圈芯组合体的胎圈芯的轴 芯方向内侧面,与上述扩径状态的中央鼓的轴芯方向的外侧面抵接;三 角胶倒入步骤,其借助气袋的膨胀来将上述胎圈芯组合体的三角胶倒入 而使其与上述胎体筒体的中央部分压接。
另外本申请的技术方案2的发明,其特征在于,上述中央鼓由面对 轴芯方向以可接近的方式横向移动的一对鼓体构成,并且包括胎体膨胀 步骤,在上述胎体膨胀步骤中,上述胎圈锁定环能够追随上述鼓体的横 向移动,在保持由上述型芯抵接步骤形成的胎圈芯的轴芯方向内侧面与 中央鼓的轴芯方向外侧面经由胎体筒体的抵接状态下,使上述胎圈锁定 环彼此接近,并且在该接近的胎圈锁定环之间使上述胎体筒体膨胀为环 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466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终端的字符输入方法
- 下一篇:汽车前后轮主动转向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