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气开关装置及其按压脱扣组件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146663.3 | 申请日: | 2009-06-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259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13 |
| 发明(设计)人: | C·J·普哈拉;K·J·麦卡锡;M·A·亚努塞克;R·W·布兰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伊顿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H71/10 | 分类号: | H01H71/10;H01H71/58;H01H7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 鹏;马江立 |
| 地址: | 美国俄***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气 开关 装置 及其 按压 组件 | ||
1.一种用于电气开关装置(200)的按压脱扣组件(100),所述电 气开关装置(200)包括壳体(202)、可分离触点(204、206)和与操作 机构(210)协作以脱开所述可分离触点(204、206)的脱扣杆(208), 所述壳体(202)包括基部(212)、与所述基部(212)联接的罩盖(214、 216)、和外侧(218),所述按压脱扣组件(100)包括:
按压脱扣致动器(102),该按压脱扣致动器构造成可运动地联接到所 述壳体(202)的基部(212),所述按压脱扣致动器(102)包括第一端部 (104)和设置成与所述第一端部(104)相对并远离的第二端部(106), 所述按压脱扣致动器(102)还构造成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所 述第一位置对应于所述可分离触点(204、206)可闭合,所述第二位置对 应于所述按压脱扣致动器(102)的第二端部(106)与所述脱扣杆(208) 协作而使所述操作机构(210)脱开所述可分离触点(204、206),所述按 压脱扣致动器(102)的第一端部(104)构造成可从所述壳体(202)的外 侧(218)被接触到,以将所述按压脱扣致动器(102)从所述第一位置致 动到所述第二位置;
偏压元件(108),该偏压元件构造成将所述按压脱扣致动器(102) 朝所述第一位置偏压离开所述壳体(202)的基部(212);
至少一个罩盖止挡部(110、112),该罩盖止挡部设置在所述按压脱 扣致动器(102)上,所述至少一个罩盖止挡部(110、112)构造成与所述 壳体(202)的罩盖(214、216)的相应部分接合以阻止所述按压脱扣致动 器(102)运动离开所述壳体(202)的基部(212);和
超程约束部(114),该超程约束部设置在所述按压脱扣致动器(102) 的第二端部(106)附近,所述超程约束部(114)构造成约束所述脱扣杆 (208)的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压脱扣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 述壳体(202)的罩盖(214、216)是设置在所述壳体(202)的基部(212) 上的一次罩盖(214)和与所述一次罩盖(214)联接的二次罩盖(216); 所述至少一个罩盖止挡部是一次罩盖止挡部(110)和二次罩盖交界部 (112);所述一次罩盖止挡部(110)在所述按压脱扣致动器(102)的第 一端部(104)与所述按压脱扣致动器(102)的第二端部(106)之间设置 在所述按压脱扣致动器(102)上;当所述一次罩盖(214)设置在所述基 部(212)上而所述二次罩盖(216)未联接到所述一次罩盖(214)时,所 述一次罩盖止挡部(110)构造成与所述一次罩盖(214)接合;所述二次 罩盖交界部(112)设置在所述按压脱扣致动器(102)的第一端部(104) 处或附近;当所述二次罩盖(216)联接到所述一次罩盖(214)且所述按 压脱扣致动器(102)设置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二次罩盖交界部(112) 构造成与所述壳体(202)的二次罩盖(216)接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压脱扣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 述脱扣杆(208)包括从所述脱扣杆(208)侧向向外延伸的至少一个突出 部(220、222);所述按压脱扣致动器(102)还包括在所述按压脱扣致动 器(102)的第二端部(106)处或附近从所述按压脱扣致动器(102)向外 延伸的接合部段(116);当所述按压脱扣致动器(102)从所述第一位置 朝所述第二位置被致动时,所述接合部段(116)构造成与所述脱扣杆(208) 的所述至少一个突出部中相应的一个突出部(220)接合,从而使所述脱扣 杆(208)运动而使所述操作机构(210)脱开所述电气开关装置(200)的 所述可分离触点(204、20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伊顿公司,未经伊顿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4666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