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光测光用树脂制池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146557.5 | 申请日: | 2009-06-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9866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9 |
| 发明(设计)人: | 谷口伸一;高桥志宗;井上隆史;石泽宏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
| 主分类号: | G01N21/03 | 分类号: | G01N21/03;G01N35/02;G01N33/50;G01N33/53 |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钟 晶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分光 测光 树脂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实施了表面改性的树脂成型制品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涉及利用生物化学分析反应、免疫反应等的医疗诊断用的自动分析装置中所使用的分光测光分析用的反应池、该反应池的内侧表面的部分的改性方法以及搭载有该反应池的自动分析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临床检查中,对血液或尿液等生物体样品中的蛋白质、糖、脂质、酶、激素、无机离子、疾病指标等进行生物化学分析或免疫学分析。在临床检查中,需要对多个检查项目进行可信度高且快速的处理,因此,其大部分都是用自动分析装置来进行的。以往,作为自动分析装置,已知例如有将在血清等生物体样品中混合所希望的试剂而使其反应的反应液作为分析对象,测定其吸光度,来进行生物化学分析的生物化学自动分析装置。这种生物化学自动分析装置具备收纳样品和试剂的容器、注入样品和试剂的反应池,还具备将样品和试剂自动注入反应池的机构、将反应池内的样品和试剂进行混合的自动搅拌装置、对反应中或反应结束后的样品的吸光度进行分光计测的机构、将分光计测结束后的反应溶液吸取·排出并洗涤反应池的自动洗涤机构等而构成。
在自动分析装置的领域中,样品和试剂的微量化一直是重大的技术课题。即,伴随着分析项目数的增大,可分配于单项目的样品量微量化,有时因样品自身贵重而不能大量准备,以往日常进行着作为高度的分析的微量样品的分析。另外,随着分析内容的进步,通常试剂昂贵,从成本考虑也需要试剂的微量化。这样的样品和试剂的微量化也是推动反应池小型化的强大动力。另外,就反应池的小型化、必要的样品和试剂的微量化来说,具有与分析吞吐量提高和低废液化相关的优点。
这里,通常的自动分析装置中使用的反应池(也被称作反应容器)一般是由玻璃或合成树脂等来形成的。例如,根据专利文献1记载,作为反应池的材质,选自吸水率低、透湿度低、全光线透过率高、折射率低、成型收缩率低的树脂材料。具体来讲,优选例示出选自聚环烯烃树脂、聚碳酸酯树脂、丙烯酸树脂、聚苯乙烯树脂中的一种。另外,专利文献1,作为涉及合成树脂制反应池的课题,举出了降低初期的检测障碍的课题,所述的初期的检测障碍是生物体样品和试剂流入池内时生成的气泡附着于内侧表面而不能测定所导致的。此时,作为气泡附着的原因,可举出池内侧表面的润湿性低。
作为提高通常的合成树脂(也称作塑料、高分子树脂、聚合物)表面的润湿性,也就是使表面亲水化的有效手段,已知有氧等离子体处理、臭氧处理、臭氧水处理、电晕放电处理、UV处理等。另外,根据非专利文献1可知,将作为高分子树脂之一的聚乙烯表面通过电晕放电处理进行氧化,从而在表面导入过氧化物(peroxide)后,形成接枝聚合物,由此来实现表面改性。另外,专利文献2报告了通过臭氧处理来进行塑料容器的氧化、亲水化。
另外,专利文献3报告了如下内容,在大气等含氧的氛围中进行电晕处理,限定在与厌恶气泡附着的分光测光面的池闭口部相近的区域实施池内侧表面的亲水化处理,而将池内侧表面的比其上部的开口部侧的区域保持在疏水状态。电晕放电处理在大气等含有氧的氛围中进行,因此,树脂表面上导入氧原子。氧原子以羟基、醚基、羰基、羧基、酯基这样的形态被导入树脂表面,这些官能团中除酯基以外都是亲水性的官能团,因此,原本疏水性高的树脂表面的亲水性提高。有人报道了树脂表面的亲水性通过水的接触角的降低来测定,通过上述方法进行电晕放电的池内侧表面的接触角降低,亲水性提高。另外,有人报道了氧原子的导入状态可以由X射线光电分光光度法(以下称为XPS)的测定结果来确认。池开口部区域的疏水性可防止试剂、样品的向上浸润,因此,可防止反应池间的样品的相互污染,提高数据的可靠性。这些效果有助于样品·试剂的微量化,对自动分析装置的运行成本的降低也有贡献。
另外,专利文献5报告了如下内容,将伴随着等离子体处理的树脂的低分子量化作为课题来指出,作为在大气压等离子体中使用的气体,优选惰性气体(氩气,氦气)。另外,在非专利文献2中启示了这样的可能性,即,由于氮原子具有三个价电子,因此放电后氮原子可能将碳原子彼此之间进行交联。就对于如上所述改性的表面的组成、键状态进行分析来说,XPS是有效的,尤其是对于分析表面的键状态的细节来讲,有利用非专利文献3、非专利文献4中的化学修饰的方法。通过该方法,可以对不能用通常的XPS定量的羟基、羧基、伯氮(氨基)的量进行定量。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3076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0-346765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7-183240号公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未经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465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