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搜寻功能的蜂窝通信系统、移动电话和相应测位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45982.2 | 申请日: | 2000-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0025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9 |
发明(设计)人: | K·-U·施泰因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门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68/00 | 分类号: | H04W68/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春元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搜寻 功能 蜂窝 通信 系统 移动电话 相应 测位 方法 | ||
1.具有多个通信小区(1)的蜂窝通信系统,所述的通信小区总是具有至少一个用于与多个移动电话(5)进行无绳通信的基站(2)和一个用于寄存移动电话(5)的归属寄存器(3),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个所述的移动电话(5)可被切换成被动模式,在该模式下所述移动电话可被识别为非同一般的网络用户,而且由该移动电话专门接收一个该移动电话特有的搜寻信号,然后由其发出一个应答信号,
-所述的归属寄存器(3)具有一个用于存储处于被动模式的移动电话(5)的存储器(4),
-所述基站(2)被构造用来在搜寻过程中给被动模式的移动电话发出移动电话特有的搜寻信号,
-所述的归属寄存器(3)具有一种控制器(6),该控制器被构造用于根据授权用户的触发来引入至少一个搜寻过程,并根据所述基站(2)从被搜寻移动电话(5)那儿接收的应答信号来测出该移动电话的位置和/或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窝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可由用户借助用户识别码来接通和关断移动电话(5)的所述被动模式。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蜂窝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电话(5)通过接收所述搜寻信号而被接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窝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搜寻信号被编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窝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搜寻信号为脉冲式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蜂窝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移动电话(5)可以在被动模式下间歇地、与所述搜寻信号的脉冲频率同步地接收该搜寻信号。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窝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应答信号被编码。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窝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移动电话(5)具有一种存储器,以便存储由传感器测定的、或可由用户调整的各种状态,其中,从所述移动电话(5)发出的应答信号传输了关于所述存储器所存储的工作状态的信息。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窝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处于所述被动模式的移动电话(5)不产生漫游。
10.在蜂窝通信网中测位移动电话(5)的方法,
其中,所述的移动电话可被切换成被动模式,在该模式下所述移动电话(5)可被识别为非同一般的网络用户,而且由该移动电话专门接收一个该移动电话(5)特有的搜寻信号,然后由其发出一个应答信号,而且其中,所述处于被动模式的移动电话(5)被存储在所述通信网的所属归属寄存器(3)中,
其中该搜寻过程具有如下步骤:
-由选出的基站(2)发射出特定的搜寻信号,
-由一个或多个基站(2)接收来自所述被搜寻的移动电话(5)的应答信号,
-根据所述测定的应答信号确定所述被搜寻的移动电话(5)所处的位置范围。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存储在所述归属寄存器(3)内的信息有目的地选择所述的基站(2)来发射所述的搜寻信号。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重复执行所述的搜寻过程。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搜寻信号和/或应答信号被编码。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搜寻过程之后改变所述的编码代码。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电话(5)在被动模式下周期性地接收所述的搜寻信号。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搜寻信号是脉冲式地进行辐射的。
17.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处于所述被动模式的移动电话(5)不产生漫游。
18.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可借助识别码来识别执行搜寻过程的授权用户。
19.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在一个或多个小区(1)内接收的、移动电话(5)的应答信号的信号强度和/或接收时间来确定被搜寻的移动电话(5)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门子公司,未经西门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4598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