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卫生用品用吸收性内芯以及该内芯的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145757.9 | 申请日: | 2009-06-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477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 发明(设计)人: | 梅林丰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瑞光 |
| 主分类号: | A61F13/534 | 分类号: | A61F13/534;A61F13/53;A61L15/4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龙 淳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卫生用品 吸收性 以及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纸尿布、纸尿裤、妇女卫生巾、尿垫等的沿腿部的卫 生用品的吸收性内芯以及该内芯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纸尿布等卫生用品在沿腿部的部分上具有吸收性内芯。一直以来, 作为吸收性内芯,使用的是通过粉粹纸片,利用负压将粉粹纸屑吸引 到吸引滚筒的成形模具中而形成的,包裹该成形体,从设在该包装上 的透水接触部向内部浸水的物品。而且,为了提高排泄物所含液体成 分的吸水性和保水性,而在粉碎纸屑中混入高吸水性树脂,例如,聚 丙烯酸钠的颗粒。该高吸水性树脂与粉碎纸屑层相比,单位体积的吸 水性和保水性明显优良。(比如,专利文件1)
上述现有技术由于对粉碎纸屑以及高吸水性树脂的颗粒进行空气 输送,而将高吸水性树脂的颗粒均匀地混入吸水性纤维层。
专利文件1:日本特开昭63-59463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卫生用品的吸水性内芯指的是,比如,男性用品的前侧(腹 侧)部分、女性用品的中央到后侧(背侧)部分,因对象的年龄和性 别的不同,吸水量多的部分会有所不同。如果以吸水量多的部分为基 准设定高吸水性树脂颗粒的分布密度,会产生混杂的高吸水性树脂超 过所需的内芯区域,致使成本提高;但是,如果以吸水量较少的部分 为基准设定颗粒的分布密度,就会担心吸水量多的地方的吸水能力不 足。即使通过阀门的开闭等控制颗粒的空气输送流,也不能避免气流 的脉动和偏差的产生,所以难以在吸收性内芯内随意实现规定的颗粒 分布图。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在纸尿布等的吸收性内芯上利 用高吸水性树脂而自由地设置吸水性提高的部分。
为了解决了上述课题,本发明在聚集解纤纤维于成形模具、形成 吸水性纤维层的卫生用品用吸收性内芯的制造方法中,以重叠于所述 吸水性纤维层的规定位置的方式设置预先成形为规定的面状的高吸水 性树脂层。
这里,上述吸收性内芯指的是,包裹上述吸水性纤维层和上述高 吸水性树脂层,从该包装的透水区域向内部浸水的包装体。
上述高吸水性树脂指的是,亲水性的直锁状或者分岔状高分子的 交联体,通过单位的三次元纲目结构的多孔质体,利用与水一接触 就要溶于水的力而进行吸水,但由于分子间的交联结构而被抑制,由 于那种平衡而成为吸收了定量水的膨润状态的水凝胶,其每单位质量 的吸水量比上述吸水性纤维层多。
可以根据对象的年龄、性别、吸水性纤维层的形态等预先适当决 定上述吸水性纤维层的规定位置以及上述高吸水性树脂层的面形状。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结构,由于在上述吸水性纤维层的规定位置重叠 设置预先形成规定面状的高吸水性树脂层,所以可以在纸尿布等吸收 性内芯中自由地设置因高吸水性树脂而吸水性提高的部分。
本发明所涉及的卫生用品可以沿着腿部穿用。卫生用品用吸收性 内芯的吸水性纤维层由于沿着腿部,所以被设置为较长方向一端侧与 穿着状态的前侧(腹侧)或者后侧(背侧)对应、较短方向两侧与穿 着状态的左右两侧对应。上述包装的透水区域形成于两腿间的肌肤接 触面一侧。这种卫生用品的吸收性内芯中,上述吸水性纤维层的吸水 量变多的部分在较短方向上遍及包括中央在内的两侧。另外,如果是 男性用的卫生用品,则该吸水性纤维层的吸水量变多的部分在吸水性 纤维层较长方向上位于前侧;如果是女性用的卫生用品,则该吸水性 纤维层的吸水量变多的部分遍及包括中央在内的后侧。
因此,如果将上述高吸水性树脂层设置为在上述吸水性纤维层的 较短方向上遍及包括中央在内的两侧,并且在该吸水性纤维层的较长 方向上到达一端侧或者包括中央在内的至少一端侧,则可以通过高吸 水性树脂而可靠地提高吸收性内芯的吸水量变多部分的吸水性。结果, 可以省略在吸水性纤维层中混杂高吸水性树脂的颗粒,或者以吸水量 较小的部分为基准设定颗粒的分布密度,以减少高吸水性树脂的使用 量。
作为具体的制造方法,可以选择性地使用使上述高吸水性树脂层 露出吸水性纤维层表面的形态,或使上述高吸水性树脂层埋设在吸水 性纤维层里的形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瑞光,未经株式会社瑞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457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