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力表在握把的打气筒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145552.0 | 申请日: | 2009-05-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000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1 |
| 发明(设计)人: | 吴树木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树木 |
| 主分类号: | F04B33/00 | 分类号: | F04B33/00;G01L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 11301 | 代理人: | 殷根娣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压力表 在握 打气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揭示一种压力表在握把的打气筒,尤其是指一种无需手动泄气即可使压力表归零的打气筒。
背景技术
压力表设在握把具有容易读取压力数值的优点,但是传统设于握把的压力表需要在握把处设有排气阀,操作者灌气之后需手动泄气,进一步使压力表的数值归零。
参照图8,为现有自行车打气筒的压力显示器的示意图,其主要是由表壳91、仪表板92、指针93、连杆94、轴管95、弹簧96、排气阀97及手把体98等所组成者,其中该表壳91为透明体,覆盖于仪表板92外的手把体98顶面上;其中该指针93浮动于仪表板92的刻度上,随其连杆94的前后移动而左右滑移;其中该轴管95内径穿置有一缠绕弹簧的连杆94,且该连杆94前端衔接有一管塞99;其中该排气阀97中设有一按压纽100以随时按压以排出手把体98气舱通道101内原充塞的气体;其中该手把体98为打气筒的手把,但其内设有气舱通道101,可单向流入相同于打气管流量压力的气体。
但是,现有的设计在打气筒与打气管之间设有一单向阀门,在气筒轴管末端还设有一单向阀门,且在手把体的一端需设有一排气阀,换言之,现有的设计共计设有两个单向阀门与一排气阀,且操作者打气之后必须将气体经由排气阀泄出,令充塞在压力表内的气体完全泄出,若操作者遗漏了泄气的步骤,将会令下次充气时压力表显示错误的压力值。再者,虽然操作者只需要谨记打气之后将气体泄出即可以免除这个缺失,但,这种需要泄气的设计并无法获得操作者的青睐,操作者希望得到一种简单的、容易的操作方式,因此,现有的设计有加以改良的必要。希望借助本发明排除或至少减轻先前技艺所遭遇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压力表在握把的打气筒,所欲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的压力表没有自动归零的设计,操作者必须谨记手动泄气,现有的设计确实无法满足操作者的期待,而有待加以改良。本发明提供一种压力表在握把的打气筒,为解决无需额外设计泄压阀,打气筒内的气体会自动由软管泄出,进一步使压力表归零的问题,为主要的发明目的。本发明另一发明目的,是供一种压力表在握把的打气筒,使用者进行灌气之后无需进行额外的泄气动作,压力表会自动归零,令操作者有较佳的使用便利性。
本发明再一发明目的,是供一种压力表在握把的打气筒,达到灌气于待充气物与压力表显示压力的功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手段:一种压力表在握把的打气筒,包含有:一个灌气筒,包括一个底座、一个外筒、一个连杆与一个气管,该底座内部设有一个气道,该底座接设该外筒,该外筒内设有阀体,该阀体设有通孔,该通孔相通于该气道,该连杆包括第一端与第二端,该连杆第一端伸入于该外筒且设有一活塞,该气管固定结合于该外筒的阀体,且该气管穿伸于该连杆的活塞与该连杆内部;一个握把,该握把接设于该连杆第二端,该握把设有一个能够检测到连杆内气体压力值的压力表;以及一个软管,包括第一端与第二端,该软管第一端设于该底座,该软管第二端接于待充气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连杆内设有气管,且气管结合于外筒的阀体,气体经由灌气动作后进入底座的气阀,而气阀内的气体分别进入软管与气管,达到灌气于待充气物与压力表显示压力的功效;本发明无需额外设计泄压阀,打气筒内的气体会自动由软管泄出,进一步使压力表归零,令操作者有较佳的使用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压力表在握把的打气筒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发明压力表在握把的打气筒第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压力表在握把的打气筒进气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压力表在握把的打气筒泄气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压力表在握把的打气筒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6:为本发明压力表在握把的打气筒第二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压力表在握把的打气筒第二实施例的细部放大图。
图8:为现有自行车打气筒的压力显示器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91 表壳 92 仪表板 93 指针 94 连杆
95 轴管 96 弹簧 97 排气阀 98 手把体
99 管塞 100 按压纽 101 气舱通道 10 灌气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树木,未经吴树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455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箱式风机
- 下一篇:应用于盾构机在隧道掘进过程中减少滚刀异常损坏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