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型缆索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45153.4 | 申请日: | 200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943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14 |
发明(设计)人: | 姜德生;李盛;赵霞;刘礼华;刘胜春;周明宝;张恩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法尔胜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16 | 分类号: | G01B11/16;G01L1/24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 32210 | 代理人: | 唐纫兰 |
地址: | 43007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型 缆索 光纤 光栅 应变 传感器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可适用于斜拉桥、悬索桥、拱桥等缆索承重结构的内置缆索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
(二)背景技术
缆索体系是现代大跨度斜拉桥、悬索桥等桥梁结构的核心承重构件。大跨径桥梁结构的自重和桥上动载,绝大部分是通过缆索系统传递到塔柱上,缆索的工作状态是直接反映桥梁是否处于安全状态的重要标志之一。但由于构造设计、环境腐蚀、疲劳积累等原因,缆索在服役期间难免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和劣化,评价桥梁拉索系统的受力状态,可为桥梁缆索的使用以及安全性提供决策依据。目前对缆索的索力普遍采用的是体外监的方式,若能将传感器有机地集成到缆索内部,使其从一个单纯承力的缆索上升为具有自动感知能力的智能缆索,同时也实现兼顾缆索的整体受力与局部丝受力监测的可能,将更有利于人们掌握缆索自身以及全桥的结构安全与运营状态,及时发现事故先兆、防止突发性事故发生。
光纤光栅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敏感元件,可通过布拉格反射波长的移动来感应外界微小应变变化而实现对结构应力在线监测。它具有不怕恶劣环境、不受环境噪声干扰、抗电磁干扰、集传感与传输于一体、构造简单、使用方便、测量精度高等特点。
但是未经特殊处理的光纤光栅很脆弱,直接布置于缆索中,容易被破坏。将光纤光栅与缆索相结合,涉及到如何将光纤光栅以何种封装形式进行封装,提高光纤光栅传感器及光纤在缆索制造及应用过程中的存活率;如何保证光纤光栅能够稳定地工作在缆索的大应力状态下。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能提高光纤光栅传感器及光纤在缆索制造及应用过程中的存活率、确保光纤光栅能够稳定地工作在缆索的大应力状态下的智能型缆索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智能型缆索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包括光纤光栅、第一钢管、第二钢管、保护钢管以及支座,所述保护钢管有一件,第一钢管、支座和第二钢管均有二件,二件第一钢管、二件支座和二件第二钢管左右对称布置于所述保护钢管的左右两边,其中第二钢管的直径<第一钢管的直径<保护钢管的直径,所述第二钢管中间轴向开槽,支座上部区域穿孔,第一钢管中间穿过所述支座上部区域穿孔连接在支座上,保护钢管的两端分别套装在所述二件第一钢管的一端,第一钢管的另一端套装在所述第二钢管的一端,光纤光栅穿过第二钢管、第一钢管和保护钢管,光栅栅区在保护钢管中心位置,光纤光栅两端用胶固定在所述二件第二钢管的槽内,第二钢管开槽处外套热缩套,所述光纤光栅两端尾纤由所述二件第二钢管的另一端引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该传感器与缆索内部钢丝的有效连接,能提高光纤光栅传感器及光纤在缆索制造及应用过程中的存活率,确保光纤光栅能够稳定地工作在缆索的大应力状态下,使光纤光栅经受住缆索的制作工序不被破坏。保证传感器能够长期稳定地工作在大应力状态下。使光纤光栅的波长变化能够如实地反映缆索内部的钢丝受力情况,进而有效地监测缆索的整体受力情况。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智能型缆索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钢管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支座零件图。
图4为图3的A-A剖示图。
图5为本发明智能型缆索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与缆索的钢丝连接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
光纤光栅1、第二钢管2、第一钢管3、支座4、热缩套5、保护钢管6、钢丝7。
(五)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法尔胜集团公司,未经武汉理工大学;法尔胜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451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充氧曝气机水上平台
- 下一篇:一套组合式的滤桶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