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分光镜的应用于单离子微束装置的新型离子探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45010.3 | 申请日: | 2009-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10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03 |
发明(设计)人: | 许永建;黄青;余增亮;陈连运;李军;詹福如;吴李君;吴跃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G01T1/203;G02B21/36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0031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分光镜 应用于 离子 束装 新型 探测 系统 | ||
1.一种基于分光镜的应用于单离子微束装置的离子探测系统,包括有CCD 相机、荧光显微镜及单离子微束,所述荧光显微镜的物镜下方设置有塑料闪烁体, 待测样品放置于所述荧光显微镜的物镜与所述塑料闪烁体之间,所述待测样品中 有荧光染料,所述单离子微束的出射口位于所述塑料闪烁体下方,其特征在于: 所述CCD相机与所述荧光显微镜的物镜之间依次设置有第一滤光片、分光镜, 所述分光镜倾斜放置,其透射面朝向所述CCD相机,所述第一滤光片位于所述 分光镜与所述CCD相机之间,所述分光镜反射面一侧设置有光电倍增管,分光 镜与光电倍增管之间设置有第二滤光片,所述第一滤光片其通过波长与待测样品 中的荧光染料发射光谱峰值一致,所述第二滤光片其通过波长与所述塑料闪烁体 发射光谱的峰值一致;荧光显微镜的发射光照射至待测样品,被待测样品反射, 并激发待测样品中的荧光染料发出荧光,同时单离子微束发射出离子轰击待测样 品,离子穿过塑料闪烁体时塑料闪烁体发出荧光,待测样品反射光、荧光染料发 出的荧光及塑料闪烁体发出的荧光分别通过荧光显微镜的物镜入射至分光镜,光 线经分光镜被分为两部分光束,成分不变,光强减半,其中一束光透射过分光镜 并入射至第一滤光片,另一束光被分光镜反射并入射至第二滤光片,第一、第二 滤光片分别将一部分光滤去,荧光染料发出的荧光通过第一滤光片并被CCD相 机接收,塑料闪烁体发出的荧光通过第二滤光片并被光电倍增管接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分光镜的应用于单离子微束装置的离子 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C型接口适配器及第二C型接口适配器,所 述CCD相机与所述荧光显微镜的物镜分别安装在第一C型接口适配器两端的接 口上,所述光电倍增管安装在所述第二C型接口适配器一端接口上,所述第一C 型接口适配器中间开有直径与第一C型接口适配器相同的圆孔,所述分光镜固 定在所述圆孔内部,分光镜法线与所述第一C型接口适配器轴线之间成一定角 度,所述第一滤光片固定在第一C型接口适配器内部并位于CCD相机与分光镜 之间,所述圆孔被加工成与第二C型接口适配器两端接口配合的标准接口,所 述第二C型接口适配器通过另一端接口及所述圆孔加工成的标准接口安装在第 一C型接口适配器上,所述第二滤光片固定在第二C型接口适配器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分光镜的应用于单离子微束装置的离子 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分光镜法线与所述第一C型接口适配器轴线之间夹角 为4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4501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瓶盖机的模具冷却装置
- 下一篇:捏合机中的捏炼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