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折叠式棋盘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44725.7 | 申请日: | 2009-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45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0 |
发明(设计)人: | 季立;邵桂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翊高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F3/02 | 分类号: | A63F3/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范 晴 |
地址: | 215123江苏省苏州市园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叠式 棋盘 | ||
1.一种折叠式棋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各占四分之一棋盘大小的四个棋盘块(1、2、3、4),其中第一棋盘块(1)与第二棋盘块(2)通过至少一铰链(5)相连构成左半棋盘块(a),第三棋盘块(3)与第四棋盘块(4)通过至少一铰链(5)相连构成右半棋盘块(b);所述第一棋盘块(1)与第三棋盘块(3)之间通过至少一滑入式铰链(6)相连;所述左半棋盘块(a)和右半棋盘块(b)展开拼合成整个棋盘时,该滑入式铰链机构(6)可收容于棋盘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棋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入式铰链(6)包括滑轨(7)、滑块(8)和二臂连杆;所述滑轨(7)固定在第一棋盘块(1)上,滑块(8)滑设于滑轨(7)内,二臂连杆一端枢接在滑块(8)上,另一端固定在第三棋盘块(3)上;所述滑轨(7)部分埋入第一棋盘块(1)内,而部分露于第一棋盘块(1)外侧以供二臂连杆与滑块(8)的枢接端枢转,而所述第三棋盘块(3)上则设有用于收容所述滑轨(7)露出部分的滑轨收容孔(301);同时所述第一棋盘块(1)上则设有用于收容二臂连杆的连杆收容孔(1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式棋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7)的前端设有限位挡部(701)以防止滑块(8)脱出滑轨(7)。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式棋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二臂连杆由第一连接臂(9)和第二连接臂(10)组成,所述第一连接臂(9)一端枢接在滑块(8)上,另一端与第二连接臂(10)枢接,而第二连接臂(10)固定在第三棋盘块(3)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式棋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7)上设有第一枢转限位凸起(702)以限定第一连接臂(9)与滑轨(7)间的最大张开角度为180度;同时,所述第一连接臂(9)上则设有第二枢转限位凸起(901)以限定第二连接臂(10)与第一连接臂(9)间的最大张开角度为180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折叠式棋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棋盘展开时,所述第一棋盘块(1)和第三棋盘块(3)平行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折叠式棋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棋盘块(1)的外侧设有公搭扣(11)或者母搭扣(12),而所述第三棋盘块(3)的外侧设有与之配合的母搭扣(12)或者公搭扣(11);同样的,所述第二棋盘块(2)的外侧设有公搭扣(11)或者母搭扣(12),而所述第四棋盘块(4)的外侧设有与之配合的母搭扣(7)或者公搭扣(6)。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折叠式棋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棋盘块(1)的拼合面上设有凸结构(13)或者凹结构(14),而第三棋盘块(3)的拼合面上设有与之配合的凹结构(14)或者凸结构(13);同样的,所述第二棋盘块(2)的拼合面上设有凸结构(13)或者凹结构(14),而第四棋盘块(4)的拼合面上设有与之配合的凹结构(14)或者凸结构(13)。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折叠式棋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棋盘展开时,所述第一棋盘块(1)和第三棋盘块(3)对角分布。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折叠式棋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棋盘块(1)的外侧设有公搭扣(11)或者母搭扣(12),而所述第四棋盘块(4)的外侧设有与之配合的母搭扣(12)或者公搭扣(11);同样的,所述第三棋盘块(3)的外侧设有公搭扣(11)或者母搭扣(12),而所述第二棋盘块(2)的外侧设有与之配合的母搭扣(12)或者公搭扣(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翊高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翊高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4472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预应力大型带肋钢管
- 下一篇:显示器件和显示器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