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暗防排烟管道系统的现浇空腹楼盖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43975.9 | 申请日: | 2009-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8112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8 |
发明(设计)人: | 王本淼;王海崴;谭世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本淼;谭世立;王海崴 |
主分类号: | E04B5/48 | 分类号: | E04B5/48;E04F17/02;E04F17/04;F24F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410000湖南省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暗防排 烟管 系统 空腹 楼盖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楼房消防排烟换风系统,具体说是涉及一种利用楼房空腹楼盖内部的薄壁箱体组成排烟换气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地下室停车场、地下人防室、办公楼房、大型商场等楼房建筑在固定消防设施中的防排烟方面,一般都是采用单独的防排烟系统装置,利用安装在楼盖下方独立的专用防排烟管道、防排烟机组成,需要安装耗费大量的管材,且安装的镀锌铁皮防排烟管道易生锈蚀烂;安装的有机玻璃钢防排烟管道解决了生锈,但本身防火性能差;安装的的无机玻璃钢防排烟管道解决了本身的防火性能差的问题,但带来质量重和因返卤回潮,易老化。使用任何一种防排烟风管道都降低了楼房使用空间和增加楼房自重和带来安全隐患和大量的维护及费用,对楼房本身没有充分利用。
申请人在其申请号为02282207.0;200810115294.7、200810133186.2的申请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现浇空腹楼盖的楼房建筑方式,其中利用多个空心的薄壁箱体安装在楼盖中,在薄壁箱体之间利用钢筋混凝土浇铸组成肋梁,在薄壁箱体的上端还铺设构造钢筋和薄壁箱体的底面铺设有钢丝网一类的衬物以形成楼盖的上翼缘板、下翼缘板,此方案可使楼房楼盖的重量大大降低,且抗震防裂性能好。申请人在申请号为200910131643.9的申请中,在上述楼盖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出改进,此方案在各个薄壁箱体之间利用管道连接,使得整个楼盖成为一个能量循环和存储的装置,对楼盖的利用更加完善。
发明内容
为解决楼房独立专用的消防排烟换风系统成本大,楼层高度空间降低的问题,本申请人 在前面提出方案的基础上做出进一步改进,提出一种高效率、低成本、安全可靠、快速方便、提高利用空间,充分利用形成空腹楼盖的薄壁箱体,通过不同方式的连接组合成暗防排烟管道系统,本方案采用如下方式:一种具有暗防排烟管道系统的现浇空腹楼盖,所述暗防排烟管道位于空腹楼盖内,所述空腹楼盖包括薄壁箱体、薄壁箱体之间的主梁、肋梁、薄壁箱体上方的上翼缘板、下方的下翼缘板,所述薄壁箱体的侧边至少开有两个连通孔,所述每个薄壁箱体通过插入相邻两侧连通孔的连接通道在楼盖内形成暗防排烟管道,其改进在于,所述暗防排烟管道包括吸风口、排风口,所述吸风口直接开在楼房楼盖下翼缘板并与楼盖内的薄壁箱体连通,控制暗防排烟管道内气体流通的排烟机吊安装在室内楼盖底板上或墙上。
本方案的另一优选方式:所述薄壁箱体及薄壁箱体之间的连接通道外表面均密封,所述薄壁箱体之间的连接通道以串联、并联或复联的形式连接。
本方案的另一优选方式:所述连接通道穿过主梁或肋梁,所述连接通道采用圆管或方管或异形管,所述穿过肋梁的各连接通道长度<300mm,所述穿过钢筋混凝土主梁的各连接通道长度<1200mm,所述穿过型钢混凝土主梁的各连接通道长度<500mm,所述连接通道的直径或边长高度≤主梁高度-85mm或肋梁高度-85mm。
本方案的再一优选方式:所述薄壁箱体的底板外表面至少有三个弧型凸起,弧型凸起其高度≤19毫米,100mm≤弧型长度≤300mm。
本方案的又一优选方式:所述薄壁箱体有多个且采用复合水泥砂浆现浇整体成型或板材组装构成。
本方案的还一优选方式:所述暗防排烟管道在室外换风时作为换风通道使用。
本方案的另一优选方式:所述吸风口有多个且均衡的分布在需要防排烟的楼房楼盖下翼缘板与楼盖中薄壁箱体上,所述楼盖内分布有多组暗防排烟管道。
本发明能够在现浇空腹楼盖保持结构稳定、提高抗震防裂的基础上,利用楼盖内的薄壁 箱体空心的特点,将它们利用管道连通在一起组成排烟、进气管道,利用安装的烟感报警器,可以在有火警发生时,在喷洒灭火材料时自动启动安装在管路终端防排烟机,而且出风口直接开在楼盖的下方、薄壁箱体上,可以在房间内分布多个出风口,由防排烟机将出风口吸进来的烟气通过暗防排通道由排风口排出。本系统还可利用防排烟机从排风口吸风通过暗防排通道由出风口进入房间内,进行室内换风。本方案可以利用连接管道连通楼盖内不同位置的薄壁箱体,以组成多个不相干扰的暗防排通道,当房内空间大时,可以组成多个不同的、各个方向的进、出烟气通道。
附图说明
图1现浇空腹楼盖示意图
图2现浇空腹楼盖内薄壁箱体底面示意图
图3现浇空腹楼盖内薄壁箱体串联示意图
图4现浇空腹楼盖内薄壁箱体并联示意图
图5现浇空腹楼盖内薄壁箱体复联示意图
图6本方案薄壁箱体之间连接管道各种形状示意图
图7本方案的薄壁箱体现浇模具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本淼;谭世立;王海崴,未经王本淼;谭世立;王海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439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