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蒲扇式叶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43808.4 | 申请日: | 2009-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5586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志安 |
主分类号: | F03D3/06 | 分类号: | F03D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212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蒲扇 叶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蒲扇式叶轮,更确切地说是涉及一种不受风向变化影响且可在微风条件下工作的新型动力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公用的涡轮风能动力装置,风叶安装在高铁架上端的水平轴上,轴可以随风向转动,但风能利用率低,不能在微风条件下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蒲扇式叶轮的装置,它可克服上述诸项缺点,不仅不受风向变化影响,同时能大大提高单机输出功率,风能利用率高,可在微风条件下工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设计方案:
一种蒲扇式叶轮,包括主支架下部安装的发电机以及主转轮和其上连接的连接杆,在连接杆的一侧上部设置有尾翼。在主支架外侧设置安装有所述的转轴,以及转轴外侧安装的至少一组扇叶。所述的主转轮的上面为斜梯形面与联动杆下面的圆锥体顶连接,通过扇叶随风转动带动联动杆转动使联动杆在主转轮的上面滑动而顶移变化,从而使联动杆上下移动并带动扇叶随风关闭或开启。
所述的扇叶由框架、叶片以及框架内部的复原弹簧和联动杆组成。
所述的框架、是方形或长方形,叶片安装在其方形或长方形的框架上。
所述的转轴、主转轮与地平面水平。
本发明由于扇叶直面对风,受风面的推力最大,因此风能利用率高,且在微风状态下可正常旋转。这样达到了既不受风向变化影响,又能达到提高输出功率的目的,而且造价较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另一方向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部分零部件分解示意图。
图中:1框架、2叶片、3复原弹簧、4联动杆、5主转轮、6尾翼、7主支架、8连接杆、9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包括主支架7下部安装的发电机以及主转轮5和其上连接的连接杆8,在连接杆8的一侧上部设置有尾翼6。在主转轮5上部的主支架7外部设置有安装所述的转轴9。所述转轴9外侧由至少一组扇叶组成,所述的扇叶由框架1、叶片2以及框架1内部的复原弹簧3和联动杆4组成。所述的转轴9与地平面水平。
如图3所示,所述的主转轮5的上平面为斜梯形面,能使联动杆4的下面圆锥体与主转轮5的上平面的斜面顶连接。所述的主转轮5的上面为斜梯形面与联动杆4下面的圆锥体顶连接,通过扇叶随风转动带动联动杆4转动使联动杆4在主转轮5的上面滑动而顶移变化,从而使联动杆4上下移动并带动扇叶随风关闭或开启。
无论风从哪个方向吹来,尾翼6会根据风速和风向的角度调整主转轮5的位置,使主转轮5的上凸面位于受风面的下面,受风面上的联动杆4向上施加顶力,联动杆4上方的复原弹簧3由于受到联动杆4的顶力开始收缩,联动杆4则带动叶片2使整个扇叶处于关闭状态,其它受风面的扇叶则处于主转轮5的凹面的位置,由于联动杆4和复原弹簧3已没有顶力使扇叶处于打开状态,从而使凤力顺利通过,所述的扇叶便可顺利地沿着一个方向旋转做功,每个扇叶则可反复的由打开到关闭再由关闭到打开……循环进行转换。由于不受风向变化的影响,且受风面直面对风推力最大,风能利用率较高,单机的输出功率大大提高,并可在微风条件下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志安,未经李志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438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