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透明塑材水球容器的射出吹气成形制法及其水球容器成品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43721.7 | 申请日: | 2009-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984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1 |
发明(设计)人: | 蔡瑞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瑞安 |
主分类号: | B44C5/00 | 分类号: | B44C5/00;B44C5/08;B29C49/06;B29C45/26;B29C49/48;B29C49/62;B44F1/00;B44F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明 水球 容器 射出 吹气 成形 制法 及其 成品 | ||
1.一种透明塑材水球容器的射出吹气成形制法,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以下步骤:
S1:提供一射出成形模具以制造一具弹形头的帽盖状模胚,其中所述射出成形模具的注料口设于所述帽盖状模胚的底部的颈口部分处;
S2:利用透明塑材以射出成形模具制成一具弹形头的帽盖状模胚,所述模胚包含球状部分及颈口部分;其中所述射出成形模具的注料口所形成的注料痕是位于所述帽盖状模胚的底部的颈口部分处,而所述颈口部分在射出成形时已被确实定形;
S3:在进行吹气成形之前,将使模胚加热软化以使模胚适当软化供进行吹气成形程序;
S4:再将软化的模胚移至吹气成形模具中并夹紧颈口部分以进行吹气成形作业;其中所述吹气成形模具主要由二对称半体模具构成,而所述二对称半体模具之间的分模线是紧密接合;又其中所述吹气成形模具在接近模胚的颈口部分的部位处设有至少一排气孔;
S5:吹入空气以进行吹气成形作业,使模胚的球状部分吹气成形为一球状壳体以形成水球容器成品的球状部分,而水球容器成品的颈口部分,即模胚的颈口部分在射出成形时已被确实定形;又在吹气成形过程中,吹气成形模具的模穴内原存有的空气在模胚的球状部分向外扩张时由排气孔离开模穴而向外排出;
S6:经吹气成形后制成一水球容器成品,包含球状部分及颈口部分,待冷却定形后,分开模具取出水球容器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塑材水球容器的射出吹气成形制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塑材是采用聚碳酸酯或压克力树脂中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塑材水球容器的射出吹气成形制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射出成形模具的注料口设于所述帽盖状模胚的颈口部分的外缘部或底缘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塑材水球容器的射出吹气成形制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3步骤中进一步利用一加热箱内设置数个加热器以同时对数个模胚进行定温的加热软化过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塑材水球容器的射出吹气成形制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3步骤中加热温度是90-12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塑材水球容器的射出吹气成形制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4步骤中所述吹气成形模具是在接近模胚的颈口部分的环缘弯弧处对称设置二排气孔。
7.一种水球容器成品,其特征在于,其是利用射出成形模具先制出一帽盖状模胚,所述模胚包含球状部分及颈口部分,再将软化的模胚移至吹气成形模具中并夹紧颈口部分而以吹气成形方法制成水球容器成品,所述水球容器成品包含球状部分及颈口部分,其中:
所述水球容器成品的球状部分,其是由模胚的球状部分在吹气成形模具内吹气成形而成,其表面上无吹料痕;及
所述水球容器成品的颈口部分,其是在射出成形时已被定形,其中所述射出成形模具的注料口所形成的注料痕是位于颈口部分处;
其中,所述吹气成形模具在接近模胚的颈口部分的部位处设有至少一排气孔,供在吹气成形过程中,当模胎的球状部分因吹气成形而向外扩张时,吹气成形模具的模穴内原有的空气由排气孔排出模穴外,以使球状部分的表面上的分模线减至最小而不明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瑞安,未经蔡瑞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4372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良好减震密封的MOS管
- 下一篇:保护ACF压头的硅胶皮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