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够维护酶标记物溶液高稳定性的稀释液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43637.5 | 申请日: | 2009-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6143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1 |
发明(设计)人: | 高淑舫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洪诚生物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50 | 分类号: | G01N33/50;G01N33/576;G01N33/577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知法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常玉明;张兰海 |
地址: | 351254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够 维护 标记 溶液 稳定性 稀释液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酶标记物的稀释液,用该稀释液配制酶标记物溶液,能有效 的维护酶标记物在储存和使用中的稳定性,充分满足体外诊断试剂盒的质量要求。同 时还涉及该酶标记物的稀释液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利用标记抗原或抗体的免疫分析技术,是现代医学、生物学等领域广泛应用的一 个体外超微量分析技术,可准确地测出10-9-10-15g的微量物质,从而解决了其他 方法无法解决的问题,极大的推动了生物、医学领域的各项研究工作和临床检验的快 速发展,为人类的科学进步和健康事业作出了非凡的贡献。
这类分析方法自1959年yalow等人发明放射免疫分析(Radioimmunoassay,RIA) 并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推广以来(此技术的发明使yalow等人获诺贝尔奖),现 已开发了多种免疫分析方法,已得到实际应用的有酶联免疫分析(Enzymeimmunoassay, EIA)、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hemiluminescenceimmunoassay,CLIA)、时间分辨荧光 免疫分析(Time-resolved fluoroimmunoassay,TR-FIA)等,应用这些方法已开发 出大量商用药盒(Kit),广泛应用于病毒学、内分泌学、肿瘤学、生殖生理学、血液 学、遗传学等医学和生物学各科的临床和科研工作中,而且在饮食业,环保和刑事侦 破中也发挥出十分重要的鉴定作用,其用途几乎涉及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个重大领 域。
体外诊断试剂盒得以普及应用有赖于它的高质量,而稳定性则是重要的质量指标 之一,它保证了试剂盒在规定的有效期内测定结果的准确性。有效期长则有利于推广 应用。
试剂盒是由检测所需要的各种试剂组成的,主要的有下面几种:
(1)标准物质:对某种血清超微量物质进行定性测定,需要有标准参照物;进 行定量测定,还要有系列已知量的参照物作为标准。
(2)HRP标记的标记物:该物既参与免疫反应,又是促使化学发光物产生光信 号的物质,是检测灵敏度的关键试剂之一。
(3)固相试剂:既参与免疫反应,又是反应后的分离剂。
(4)化学发光底物溶液:当免疫反应完成并分离后,加入此溶液,将产生可测 光信号。
(5)缓冲液:免疫反应中调节溶液的pH值,并作为稀释液用。
(6)洗液:分离后用于洗去残留的未结合的标记物,以减小非特异光信号。
由于试剂盒由多种试剂组成,其影响稳定性的因素很多,总的来说有环境因素和 试剂本身的因素。本发明只涉及酶标记物溶液的稳定性,这里的稳定性主要是指酶标 记物在储存期间活性的保存。
这里的酶标记物是指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和抗体(Ab)的偶联物,它包含两部 分,因而在免疫分析中起着两种作用,抗体与相应的抗原发生免疫结合,而酶则催化 底物(过氧化氢),稀释液的稳定作用就是保存抗体的免疫反应活性和酶的催化活性。
辣根过氧化物酶是从辣根植物中提取的,其分子由主酶糖蛋白和辅酶正铁血红素 IX两部分组成,催化活性位点在辅酶上,而与抗体的偶联发生在主酶,故偶联不影响 酶的催化活性。要保持催化活性稳定就要使辅酶不受损害。同时,主酶与抗体偶联, 也需保证酶分子的完整性;辅酶对光尤其是紫外线敏感,要使在储存和免疫分析中避 免光线的破坏。
抗体是球蛋白,十分娇气,很多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都可引起蛋白质变性,在稀 溶液状态下也易失去活性。
目前不少体外诊断试剂盒产品常使用浓缩冷藏的酶标记物,浓缩的酶标记物相当 稳定,常加入30~40%甘油于-10℃下保存,但这需要用户通过复溶或稀释的办法自 行自备工作液,这不仅增加了用户的工作量,而且可能也会造成新的操作误差;同时 通过简单的稀释后的酶标记物也只能现配现用,保存期限较短,给研究工作带来很大 不便;由于在使用和保存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需要将浓缩的酶标记物反复冻融,因此为 了解决酶标记物稳定性问题,提高体外诊断试剂盒的质量,进行高稳定性的酶标记物 溶液稀释液的研究很有必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洪诚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洪诚生物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436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