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保健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43610.6 | 申请日: | 2009-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5428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14 |
发明(设计)人: | 梁世镑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世镑 |
主分类号: | A47G9/10 | 分类号: | A47G9/10;A61N2/08;A61N5/06;A61F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田 磊;王 珂 |
地址: | 355214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健枕。
背景技术
人的一生中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可以使人劳累的躯体得到松弛,解除疲劳,恢复体力和脑力,使精神焕发;保持良好的睡眠姿势,才能得到充分、有效的休息,而是否能保持正确的睡姿,枕头是否舒适是个很关键的因素。
传统的枕头多是用荞麦皮做枕芯,这种枕头偏硬,时间一长荞麦皮易破碎,且不好清洗;还有用木棉、羽毛等材料做枕芯的枕头,质地较软,许多人不适应,透气性也不好,由于现有的枕头没有弹性,睡眠时人们的头部偏高或偏低,肩部肌肉处于紧张状态,不但得不到有效休息,有时还感到很劳累,同时颈椎呈弯曲状,造成呼吸不畅,影响睡眠,因睡觉姿势不好造成肩背酸痛、颈斜、落枕、打鼾的毛病的人不在少数,如果颈椎的生理曲度改变,颈部的生理功能就难以实现,颈部的肌群和颈椎受两种力作用,静力和动力,所谓静力,是指保持颈部处于中立位置的力,这需各肌群的协调平衡;所谓动力,是指颈部运动对产生的拉力、剪切力、头部重力,在这两种力的长期作用下,如果肌群和颈椎的疲劳得不到恢复,就会肌群劳损,生理曲度改变,进而产生骨质增生颈椎病。目前市场上出售的保健枕有很多种,有中药枕、磁疗枕等,用于颈椎牵引枕头也有许多种,但大都具有磁疗和药用功能,存在软硬不适度,过硬导致血管挤压,过软会使血液循环不畅,功能单一问题,不易于推广使用,临床上采用手术牵引颈椎,患者非常痛苦,使用也很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保健枕,顺应了颈部的正常生理结构,能使头部的重力牵引与身体的反牵引力之间形成平衡,可以起到固定、制动、牵引的作用,从而使颈椎在睡眠中得到养护和治疗。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保健枕,包括高密度无纺布圆柱形枕芯套,所述枕芯套的内部设有梭形或圆柱形枕芯,枕芯的内部填充有呈粉末状或片状的草本植物,枕芯与枕芯套之间设有高弹性棉减压层,减压层包覆于梭形枕芯的中部,且减压层的宽度为枕芯宽度的三分之一,所述减压层的内部靠近枕芯处设有功能层,功能层的内部装有磁疗器、红外器、按摩器和热疗器,所述枕芯套与枕芯的两端之间填充有高弹力棉,可以起到支撑和养护颈椎的作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枕芯独特的梭形结构,顺应了颈部的正常生理结构,能使头部的重力牵引与身体的反牵引力之间形成平衡,可以起到固定、制动、牵引的作用,使人们在睡觉时,颈椎能放松放平,屈颈状态得到纠正,使颈椎椎关节从受到挤压恢复到自然松弛舒张的生理状态,使颈部肌肉、筋腱神经得到恢复和休息,达到颈椎在睡眠中得到养护和治疗;梭形枕芯的中部包覆有减压层、两端与枕套之间填充有高弹力棉,可提高头部与保健枕之间的舒适度,并起到支撑和按摩的作用;设计合理,使用方便,使人们在睡眠时保持正确的姿势,有效地解除疲劳和肩部酸痛。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一种保健枕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一种保健枕的A-A侧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一种保健枕的 B-B侧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一种保健枕的枕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枕芯套;2、枕芯;3、减压层;4、高弹力棉;5、功能层。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保健枕,包括高密度无纺布圆柱形枕芯套1,所述枕芯套1的内部设有梭形或圆柱形枕芯2,枕芯2的内部填充有呈粉末状或片状的草本植物,枕芯2与枕芯套1之间设有高弹性棉减压层3,减压层3包覆于枕芯2的中部,且减压层3的宽度为枕芯2宽度的三分之一,所述减压层3的内部靠近枕芯2处设有功能层5,功能层5的内部装有磁疗器、红外器、按摩器和热疗器,所述枕芯套1与枕芯2的两端之间填充有高弹力棉4,可以起到支撑和养护颈椎的作用。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较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世镑,未经梁世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436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管道试压方法和装置及击打变径楔的专用工具
- 下一篇:超导空气真空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