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合成肽疫苗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143571.X | 申请日: | 2009-06-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6545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8 |
| 发明(设计)人: | 肖进;齐鹏;巴利民;郭丽清;宋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K14/09 | 分类号: | C07K14/09;A61K39/135;A61P31/14;C07K1/06;C07K1/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70北京市丰台区南四***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成 疫苗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用于O型口蹄疫合成肽疫苗的多肽,其中所述多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SEQ ID NO.2或SEQ ID NO.3所示。
2.一种用于O型口蹄疫合成肽疫苗的多肽,其中所述多肽是通过将如SEQ ID 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中全部缬氨酸用正缬氨酸替代、全部亮氨酸用正亮氨酸替代获得的。
3.一种口蹄疫合成肽疫苗,其包括一种或多种选自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肽。
4.一种口蹄疫合成肽疫苗,其包括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肽;或者包括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的多肽的二聚体。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疫苗,其特征在于,所述疫苗包含佐剂。
6.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肽的制备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1)以氨基树脂为起始原料,以9-芴甲氧羰基保护的氨基酸为单体,按照所述氨基酸序列依次缩合接上氨基酸,每步缩合反应后用乙酰咪唑封闭未反应的氨基端;
(2)合成完毕后加入裂解试剂裂解多肽;
(3)使用乙醚收集、沉淀多肽;
(4)超滤纯化多肽后进行无菌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裂解试剂的组分体积比为三氟乙酸:三异丙基硅烷:苯酚:H2O=85:8:6:1。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裂解时间为1-4小时。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包括以下步骤:
(a)脱保护反应:将氨基树脂置于体积百分比为15-30%的六氢吡啶的N-甲基吡咯烷酮(NMP)溶液中,在20-28℃条件下反应25-40分钟脱除氨基树脂上的9-芴甲氧羰基保护基团;
(b)洗涤:氮气吹干,N-甲基吡咯烷酮洗涤氨基树脂;
(c)缩合反应:加入1-羟基苯并三唑(HOBT)、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与9-芴甲氧羰基保护的氨基酸在20-28℃条件下反应0.5-2.5小时;
(d)洗涤:氮气吹干,N-甲基吡咯烷酮洗涤氨基树脂;
(e)封闭反应:加入重量体积百分比为1.5-4%的乙酰咪唑的N-甲基吡咯烷酮(NMP)溶液,在20-28℃条件下反应20-40分钟。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包括以下步骤:
(a)使用切向过滤膜包在20-28℃条件下超滤多肽抗原,除去小分子杂质;
(b)使用0.2微米在线滤器除菌保存。
11.一种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疫苗的制备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1)用注射用水将一种或多种选自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肽稀释到50μg/ml制得抗原水相;
(2)将佐剂经121℃、30分钟灭菌备用;
(3)在20-28℃条件下,按照抗原水相与佐剂1:1的体积比,先将佐剂加入乳化罐内,90-150转/分钟慢速搅拌1.5-3分钟,缓慢加入水相,加完后搅拌20-30分钟,再高速8000-10000转/分钟搅拌15-30分钟,静置5分钟,分装后即得。
12.一种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疫苗的制备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1)用注射用水将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肽、或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的多肽的二聚体稀释到50μg/ml制得抗原水相;
(2)将佐剂经121℃、30分钟灭菌备用;
(3)在20-28℃条件下,按照抗原水相与佐剂1:1的体积比,先将佐剂加入乳化罐内,90-150转/分钟慢速搅拌1.5-3分钟,缓慢加入水相,加完后搅拌20-30分钟,再高速8000-10000转/分钟搅拌15-30分钟,静置5分钟,分装后即得。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肽、或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的多肽的二聚体、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疫苗在制备预防O型口蹄疫的药物中的用途,其中所述O型口蹄疫为猪O型口蹄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4357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片材处理装置以及使用该装置的图像形成系统
- 下一篇:循环摆动吸附方法的改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