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锅炉与空气热源共同制备热水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143137.1 | 申请日: | 2009-05-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5113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07 |
| 发明(设计)人: | 李先庭;张小芬;韩宗伟;王宝龙;石文星;张晓灵;赵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 主分类号: | F24D3/18 | 分类号: | F24D3/18;F24D3/08;F24D3/02;F24D3/10;F24H1/22;F25B30/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84北京市1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锅炉 空气 热源 共同 制备 热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锅炉与空调设备技术领域,尤其适用于空调系统和生活用的热水制备。
背景技术
作为经济高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经济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付出了高昂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2004年中国一次能源产量占世界的13.7%,是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我国在一次能源品种中,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耗总量的67%,利用效率约为27%。我国在一次能源品种中,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耗总量的67%,利用效率约为27%,其中煤炭利用效率最高的工业燃煤锅炉平均效率约为65%。
煤炭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中国是当今世界煤炭生产和消费最多的国家,煤炭广泛应用在工厂动力、建筑采暖、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锅炉是煤炭的重要耗能设备之一。目前,热水锅炉供热的模式普遍如图1所示,热水锅炉1产生的热水通过第一换热器2与二次侧的冷水换热,提高用户侧的水温,再供给用户使用。
该生产热水模式存在三方面的不足:(1)一次能源使用效率偏低,燃煤锅炉效率通常在40~70%之间,天然气和燃油锅炉效率略高约60~80%;(2)当使用要求或使用环境改变时,没有有效的调节手段,一年四季,当室外温度和自然水温发生变化时,锅炉的运行效率不变;(3)没有充分利用可利用的废热源。
针对以上不足,我们提出一种利用锅炉与空气热源共同制备热水的装置,该装置与吸收式热水机组联合使用,打破把一次能源化学能直接转化成热能来利用的常规思维,利用季节变化,充分从空气中取热,产生的热水可供空调设备,也可供生活用水,提高了锅炉的一次能源利用效率。该装置还可根据季节及地域的变化,改变运行模式,适用于任何外温环境。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原因,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锅炉与空气热源共同制备热水的装置,其优点在于:
(1)充分利用室外空气热源,提高一次能源的使用效率,特别是当外界环境温度较高时,达到更高的能效水平;
(2)具备三种切换模式,适用于任何外温的情况;
(3)可方便调节出水温度,减少混合能量损失。
本发明将为空调系统和生活热水提供热源,在满足需求的同时,利用空气热源,充分发挥不同等级能源在质上的差异,提高一次能源效率。
本发明的第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利用锅炉与空气热源共同制备热水的装置,含有热水锅炉1,设置在热水锅炉出水管路51或回水管路52上的第一循环泵21,第一换热器2,第一调节阀13,设置在用户回水管路41或用户供水管路42上的第二循环泵22,以及第四调节阀17,所述热水锅炉1的出水管路与第一换热器2的一次侧入口相连,第一换热器2的一次侧出口与热水锅炉1的回水管路相连,第一换热器2的二次侧入口与用户回水管41相连,第一换热器2的二次侧出口与用户供水管42相连,其特征在于:增设与第一换热器2并联的吸收式热泵机组3,所述吸收式热泵机组3内含发生器31、冷凝器32、蒸发器33、吸收器34、溶液热交换器35、第一溶液泵36、第二溶液泵37、第三循环泵331、第二换热器332和风扇333;所述热水锅炉1的供水管通过第二调节阀12与发生器31的加热器入口相连,发生器加热器的出口与热水锅炉1的回水管路相连;吸收器34的热水管入口通过第三调节阀14与用户回水管路41相连,流出吸收器的热水经由冷凝器32内部的热水管进一步加热、再经第一电磁阀15流入用户供水管路42;第一电磁阀15的入口通过第二电磁阀16与第一换热器2的二次侧入口相连,第一换热器2的二次侧出口与第一电磁阀15的出口相连;在用户供水管路或用户回水管路上设置第二循环泵22;载冷剂经所述蒸发器33的载冷剂出口、第三循环泵331和第二换热器332后,返回到蒸发器33的载冷剂入口,所述第二换热器332内部的载冷剂从室外环境中取热。
给吸收式热泵机组3的蒸发器33外接风冷式第二换热器332,风扇333,第三循环泵331,在风扇333的作用下,第二换热器332从空气中取热,换热介质受热蒸发,进入吸收式热水机组3的蒸发器33中冷凝放热,在第三循环泵331的作用下,进入第二换热器332蒸发吸热,完成一个从空气中取热的过程。吸收式热泵机组3与第一换热器2分别与用户供水管路42相连,可独立工作,完成各种模式的切换。
在上述第一种方案中,所述的第二换热器332为风冷式换热器;流经蒸发器33、第三循环泵331、第二换热器332的载冷剂为乙二醇水溶液或盐水溶液或各类制冷工质。
本发明的第二种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431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储钱罐
- 下一篇:一种保护小孩屁股的棉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