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透镜装置以及使用该透镜装置的摄像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143061.2 | 申请日: | 2009-05-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9276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2 |
| 发明(设计)人: | 角田良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腾龙 |
| 主分类号: | G02B7/02 | 分类号: | G02B7/02;G02B7/04;G02B7/18;H04N5/225 |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立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 威;张 彬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透镜 装置 以及 使用 摄像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透镜装置以及使用该透镜装置的摄像装置。
背景技术
近几年,附带单焦点透镜的移动电话在迅速普及,但安装了变焦透镜的机型还较少。此时,如果使用数码相机广泛采用的沉胴式变焦透镜,则需要使透镜系统伸缩的作动器或机构元件,从而使透镜镜筒的结构变得复杂。
此外,如果使用数码摄像机广泛采用的内调焦透镜,则由于需要一定程度的光轴方向的长度,因此在将其使用于移动电话的情况下,由于必须将透镜配置在移动电话的侧面,使得光轴垂直移动电话的液晶显示画面从而难以使用。虽然也有通过使液晶显示转动自如而使之与光轴一致的移动电话,但由于转动机构较复杂因而使成本上升。并且,由于变焦透镜一般前透镜较大,因此如果将前透镜配置在侧面,则移动电话的厚度会变厚。
因此,现有技术中提出了这样一种摄像装置,其通过配备棱镜(反射构件)使由被摄物体一侧入射的光束反射偏转,并使该反射偏转的光束向摄像面一侧出射,从而能够缩短装置主体的水平方向的长度。
通过这种方式,在将拥有弯曲光学系统的变焦透镜配置于移动电话中时,易于将透镜系统的前透镜的光轴与液晶显示面平行配置。而且,因为前透镜不被配置在移动电话的厚度方向上,因而能够使移动电话变薄。通过将棱镜的入射面以及出射面进行高精度加工,并将被配置在入射面一侧的被摄物体侧透镜组和被配置在出射面一侧的像面侧透镜组配置为,其各透镜组的光轴与各自的面准确地正交,从而能够高精度地维持光轴的角度精度。
例如,在日本专利申请(特开平9-211287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摄影系统的物体一侧,安装将使光束反射偏转的斜面作为内面反射面的棱镜体,并通过该棱镜体进行摄像。
而且,在日本专利申请(特开2006-91405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透镜镜筒,其中,在呈三角棱柱形状的直角棱镜所具有的侧面中,使光束从与物体相对的第一侧面入射,并通过与所述第一侧面成锐角连接的第二侧面,使向大致直角方向反射的光束从与所述第一侧面大致成直角连接的第三侧面出射。而且,使从所述第三侧面出射的光束在光电转换元件上成像,该透镜镜筒的特征在于,在安装所述直角棱镜的保持框上,一体形成有底座框架,该底座框架上固定有所述第三侧面且形成有从所述第三侧面出射的光束透过的开口,而且,接受从所述第三侧面出射的光束的像侧透镜由薄壁的透镜框保持,并将所述透镜框嵌入所述开口,以使所述像侧透镜与所述第三侧面抵接。
在现有的弯曲光学系统的透镜装置中,由于构成弯曲光学系统的光学元件被作为一个单元而组装在照相机主体中,因此一般都是将这些光学元件组装在相同的透镜镜筒中。但是,在将构成光学元件的透镜组移动从而能够变更变焦倍率的弯曲光学系统中,由于对在变更变焦倍率时移动的透镜组进行组装时的组装调整较为困难,因而存在难以将弯曲光学系统整体的光学性能保持在高精度的问题。近几年,具有较高变焦倍率的弯曲光学系统的数码相机逐渐成为主流,而变焦倍率越高,将弯曲光学系统的光学性能保持在高精度就变得越困难。
日本专利申请(特开平9-211287号公报)中公开的摄像装置为,在摄影系统的物体一侧,安装将使光束反射偏转的斜面作为内面反射面的棱镜体,并通过该棱镜体进行摄像。但是,日本专利申请(特开平9-211287号公报)中公开的技术中,因为棱镜和像面侧透镜组由棱镜罩和固定镜筒定位,因此由于介于棱镜和像面侧透镜组之间的构件的存在,使得将光学性能保持在高精度较为困难。
另外,日本专利申请(特开2006-91405号公报)中公开的透镜镜筒的构造为,从物体一侧依次配置有第一透镜、棱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并且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由金属制的壁薄的透镜框保持。在棱镜保持框中形成有供第一光轴L1穿过的第一开口和供第二光轴L2穿过的第二开口,并且第一开口的下端部和第二开口的前端部之间的部分被切除。棱镜被承载于棱镜保持底座上,并且棱镜保持框被组装于第二开口内。第一透镜由第一透镜固定框固定。透镜保持框的外周从第二开口的前侧的端部露出,并且第一透镜的边缘部与该露出的透镜保持框的外周抵接。
但是,在日本专利申请(特开2006-91405号公报)中公开的透镜镜筒中,虽然像面侧透镜组仅通过片材与棱镜抵接,但被摄物体侧透镜组采用了与棱镜保持框抵接的结构,从而使得将光学性能保持在高精度较为困难。
基于上述原因,亟待一种能够比现有制品更为小型轻量化并且具有高精度的光学性能的透镜装置。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腾龙,未经株式会社腾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430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镜子驱动装置和摄像装置
- 下一篇:海底光纤传输系统





